字好书
对菊

《对菊》

时间: 2025-07-27 23:59:01

诗句

世路多诘屈,吾行已悠悠。

陶公归去来,此志良可求。

开怀对黄花,万事一笑休。

得酒漫斟酌,更为斜阳留。

人生适意耳,何用从远游?

五湖有閒棹,三峡无安流。

所以旷达士,不为贫贱忧。

纷纷刀锥辈,琐稍非我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59:01

原文展示

王冕的《对菊》原文如下:

世路多诘屈,吾行已悠悠。
陶公归去来,此志良可求。
开怀对黄花,万事一笑休。
得酒漫斟酌,更为斜阳留。
人生适意耳,何用从远游?
五湖有閒棹,三峡无安流。
所以旷达士,不为贫贱忧。
纷纷刀锥辈,琐稍非我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世间的道路曲折多变,我的行程已经很悠长。陶渊明归隐田园,他的志向我也想要追求。与菊花相对而笑,万事都能随之释怀。喝酒时随意斟酌,趁着斜阳留恋这份宁静。人生只要随意自在,何必远游他乡?五湖之上有闲的船只,三峡之中却无安稳的流淌。因此像我这样洒脱的人,根本不为贫贱而忧愁。那些纷扰的刀枪之辈,与我无关。

注释

  • 世路:世间的道路,指人生的旅途。
  • 诘屈:曲折艰难。
  • 陶公:指陶渊明,东晋著名隐士。
  • 黄花:指菊花,象征高洁、隐逸。
  • 得酒:饮酒,享受生活。
  • :随意、放松。
  • 斜阳:指傍晚的阳光,象征宁静和时光的流逝。
  • 旷达士:豁达、洒脱的人。
  • 刀锥辈:指权贵、社会上层人物,不值得与其交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元代著名诗人、画家,生于元代中叶,官职不高,性情洒脱,追求自然、自由的生活。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崇尚隐逸,作品中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对菊》创作于王冕隐居于家乡之际,受陶渊明的影响,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纷扰与个人的追求,展示了王冕对生活的思考和态度。

诗歌鉴赏

《对菊》以菊花为引子,展示了诗人王冕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世路多诘屈”道出世间的艰辛,随后提到陶渊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开怀对黄花,万事一笑休”一语,表现出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面对人生的烦恼,能够以一笑置之的豁达态度。

在“得酒漫斟酌,更为斜阳留”中,酒不仅是生活的调味品,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斜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诗人在此时刻选择享受当下,淡泊名利,体现了其对人生的洒脱与豁达。

最后,诗人总结道:“人生适意耳,何用从远游?”直指人生应以适意为主,而非追求名利。对自然的倾心与对社会的旁观,体现了王冕作为“旷达士”的洒脱与不羁,留下了对生命深刻的思索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路多诘屈:人生道路多曲折艰难,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
  2. 吾行已悠悠:自己的行程已久,暗示对人生的沉思。
  3. 陶公归去来:提到陶渊明,表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 此志良可求:这样的志向是值得追求的。
  5. 开怀对黄花:与菊花相对而笑,表现内心的闲适。
  6. 万事一笑休:以一笑面对万事,显示出豁达。
  7. 得酒漫斟酌:喝酒随意,享受生活的乐趣。
  8. 更为斜阳留:在斜阳下留恋,象征对时光的珍惜。
  9. 人生适意耳:人生应以随意自在为主。
  10. 何用从远游:何必去追求遥远的名利。
  11. 五湖有閒棹:五湖中有悠闲的小船。
  12. 三峡无安流:三峡中却没有安宁的水流。
  13. 所以旷达士:因此,像我这样的人。
  14. 不为贫贱忧:不为贫穷或卑微而忧愁。
  15. 纷纷刀锥辈:那些争斗的人。
  16. 琐稍非我俦:与我无缘,彰显自我超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一条曲折的道路,形象生动。
  • 对仗:如“得酒漫斟酌,更为斜阳留”,工整有致。
  • 排比:多次使用“何用”句式,加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反映了王冕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洒脱态度。他通过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人生在于随意与快乐,不必追求名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隐逸,体现诗人的品格追求。
  • 斜阳:象征时光流逝,表达对生命的珍惜。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洒脱,反映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王冕在诗中提到的隐士是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2. 填空题:诗中提到“世路多__”,表示人生的艰辛。

  3. 判断题:诗中“人生适意耳,何用从远游?”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追求。 (对/错)

答案

  1. B
  2. 诘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鹿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宁静。

诗词对比

王冕《对菊》陶渊明《饮酒》

  • 主题:两者都提倡隐逸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
  • 风格:王冕更加洒脱,而陶渊明则显得更加沉静深远。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越琅琊山 南园陪王卿游瞩 园亭览物 游溪 寒食后北楼作 郡中西斋 咏玉 野次听元昌奏横吹 咏琉璃 咏珊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传为笑柄 故吾 升高自下 穴宝盖的字 包含鲍的词语有哪些 掎摭利病 皿字底的字 十羊九牧 撒腿 包含压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积牍 咫尺之功 木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简结尾的成语 自卑感 蛇口蜂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