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3:28
南园陪王卿游瞩
韦应物 〔唐代〕
形迹虽拘检,世事澹无心。
郡中多山水,日夕听幽禽。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杂花芳意散,绿池暮色沉。
君子有高躅,相携在幽寻。
一酌何为贵,可以写冲襟。
尽管身处拘谨的环境,但我对世事却没有太多的挂念。这里的山水风光非常迷人,日夜都有鸟儿的幽鸣。偶尔在书阁中闲暇书写,或是在园林中欣赏春天的景色。杂花的芳香四散,绿池在傍晚的昏沉中更显宁静。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我们携手在幽静的地方寻求真谛。喝一杯酒又有什么珍贵的呢?只要能够畅快地倾诉心声,就已足够。
韦应物(737-792),字子云,号简斋,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兼具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展现了高洁的品格和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诗作于韦应物陪王卿游览南园时,反映了他在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以及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这首诗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也蕴含了朋友相聚时的愉悦与思考,适应当时文人雅士追求清净生活的风尚。
《南园陪王卿游瞩》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友谊的诗,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全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细腻的人物情感,展现了一种放松和闲适的生活态度。开篇以拘谨的形象引入,暗示了诗人对外界的淡然,随后通过“郡中多山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氛围。诗中不仅有声的描写,如“日夕听幽禽”,还有色的描绘,如“杂花芳意散,绿池暮色沉”,将春光与黄昏的景色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心境的恬淡与高远。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君子有高躅,相携在幽寻”的描写,强调了友情的重要和高尚的志向,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与理想。而“可以写冲襟”一句则是对饮酒的哲学思考,表明作者认为真正的快乐与价值在于心灵的畅快,而非酒的珍贵,反映了他对物质的淡薄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反映了其内心的宁静与高洁的情操。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韦应物
D. 白居易
“日夕听幽禽”中的“幽禽”指的是什么?
A. 幽静的鸟类
B. 美丽的花
C. 宁静的池塘
D. 高大的树木
诗中提到的“君子有高躅”意指:
A. 君子有高尚的情操
B. 君子有很高的地位
C. 君子有很多朋友
D. 君子有远大的理想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