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43
巢父诚辟世,许由真隐沦。
势利既已忘,天子不得臣。
栖身碧山中,洗耳清涧滨。
悠悠太古怀,坐看花鸟春。
所以后来者,可望不可亲。
巢父(巢父是传说中的隐士)确实开创了不受世俗纷扰的生活,而许由(古代隐士)则是真正的隐居者。
人们已经忘记了世间的权势和利益,天子也无法得到臣子。
我栖身于碧绿的山中,耳边是清澈的溪水声。
我怀念悠久的太古时代,静坐观赏春天的花鸟。
因此,后来的世人只能仰望而不可亲近我。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代表了元代诗歌的一个高峰。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王冕选择隐居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权势的厌倦。
《杂吟 其三》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王冕对权力与利益的拒绝,以及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诗开头提到“巢父”和“许由”,这两位隐士是古代文化中的象征,代表着超脱世俗的理想。王冕通过他们的名号,引入了自己的隐居体验,展示了他对世间纷扰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势利既已忘,天子不得臣”一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世俗权力的看淡,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他看来,真正的自由并不依赖于世俗的权势,而是源自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回归。
“栖身碧山中,洗耳清涧滨”,描绘出诗人生活的场景,青山绿水,耳边是潺潺流水,画面美丽而宁静,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最后一句“所以后来者,可望不可亲”,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无奈,后人只能仰望而无法真正接近这种理想的隐逸生活,使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带来的遗憾。
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反映了王冕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对比表现了隐逸与世俗的对立,象征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权力与利益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这种对理想隐居生活的追求,蕴含着对人性的思考与对时代的反思。
诗词测试:
巢父和许由分别象征什么?
A. 权力与利益
B. 隐逸与超脱
C. 竞争与斗争
王冕在诗中对世俗的态度是?
A. 渴望追逐
B. 厌倦与拒绝
C. 迎合与顺从
“可望不可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与孤独
B. 快乐与满足
C. 希望与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隐逸生活的理想。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强调自然的恬静与哲理,而王冕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世俗权力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