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5:57
作者: 许浑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
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
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
同来不同去,迢递更伤魂。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惆怅和哀伤。诗人用调试瑟琴劝酒,暗示离别的苦楚;他熟悉荆楚之地的门口,感到离别的无奈。竹子斑驳的影子让人想起了悲伤的帝女,而草地的青绿则引发对王孙的怨恨。潮水退去,九疑山显得更加遥远,雨连绵不断,三峡的景色变得昏暗。同来的朋友和离去的友人,路途遥远更是让人心伤。
作者介绍: 许浑,字德润,号静斋,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之情,映射出当时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离别情感的普遍性。
《送友人归荆楚》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许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引导读者体会到送别的苦闷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两句“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便以音乐和酒来渲染离别的氛围,瑟的调音声声入耳,仿佛在劝慰朋友,然而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涩。
接下来的“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典故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深刻理解。竹子和草地的描绘,不仅具有自然美感,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全诗的意境随着“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的描写而更加深邃,潮水的退去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雨雾笼罩的三峡则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同来不同去,迢递更伤魂”,将离别的主题推向高潮,强调了离别的无奈和心灵的孤寂。
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充分体现了许浑作为诗人的敏感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唐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情感的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调瑟劝离酒”中的“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饮料
C. 一种花卉
D. 一种动物
“竹斑悲帝女”中的“帝女”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昭君
B. 司马懿的女儿
C. 赵匡胤的女儿
D. 刘备的女儿
诗中提到的“九疑”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座山
C. 一条河
D. 一种植物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离别与思念
C. 战争与胜利
D. 友情与团聚
答案: 1.A 2.A 3.B 4.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