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1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2:55
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复仄。
复涧隐松声,重崖伏云色。
冰开寒方壮,风动鸟倾翼。
斯志逢凋严,孤游值曛逼。
兼涂无憩鞍,半菽不遑食。
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
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
高耸的树木直立在危崖之上,锋利的岩石横亘而且险峻。
回旋的山涧中隐约传来松涛,重重的山崖上笼罩着云雾的颜色。
冰雪融化时节,寒冷的气候显得格外壮丽,
风吹动着鸟儿,令它们的翅膀微微倾斜。
这志向在严冬时节受到挫折,孤独的旅人在黄昏时分被逼迫。
路途艰辛没有休息的马鞍,半碗的麦子也无法满足饥饿。
君子立下赫赫声名,细微之人则尽力效命。
看不见那长河的流水,无论清浊都在不停地流淌。
作者介绍: 鲍照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豪放和清丽的风格著称,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他游历京口至竹里的过程中,反映了他在自然景观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壮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志向的思考。
《行京口至竹里诗》通过描绘高耸的树木、险峻的山崖以及隐约的松涛声,展现出诗人身处险境时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的意象层层叠叠,构成了一幅气势宏伟的自然画卷,既有壮丽的景色,又流露出诗人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冰开寒方壮”,透过冰雪的融化,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而“兼涂无憩鞍,半菽不遑食”则加深了孤独旅行者的艰辛,表达了对生命困境的无奈与坚持。最后一句“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则是一种哲学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暗含人生的无常与恒久,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出诗人对人生志向的追求与对孤独的感慨,揭示了生命的顽强与无常。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柯”指的是什么?
“冰开寒方壮”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君子树令名”,这里的“君子”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鲍照的《行京口至竹里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鲍照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志向,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