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3:42
珠林春寂寂,宝地夜沉沉。
玄奥凝神久,禅机入妙深。
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
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
春天的珠林寂静无声,夜晚的宝地幽暗深沉。
我凝神思索良久,感受到深奥的禅机。
参悟宇宙的道理,窥探至高之人的内心。
要达到那波罗蜜的境界,必须从外物中去追寻。
“波罗蜜”源于佛教,指的是达到涅槃的境界,象征着智慧的究竟与解脱的状态。诗中提到的“至人心”,则指向了悟道者的内心世界,强调了心灵的探索与修行。
作者介绍:牟融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道家和佛教思想为背景,风格清新脱俗,追求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牟融隐居于山房时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禅理的探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寂静与夜晚的深沉,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境界。开篇的“珠林春寂寂”与“宝地夜沉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春天的生机,也有夜晚的幽深,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的“玄奥凝神久,禅机入妙深”,展现了作者在此静谧环境中对禅理的深思。诗人通过凝神思考,体悟到了更深层次的禅机,这种体验是内心的平静与明悟。
“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则将视野扩展至宇宙与人心的关系,表达了对万物一体的哲学思考。最后一句“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强调了修行的必要性,指出要达到更高的境界,必须超越表象,从外物中去探寻内心的真理。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思与对自然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歌的艺术特点。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心灵的探索与修行,通过对自然的感悟,揭示了深刻的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波罗蜜”是指什么?
“珠林春寂寂”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