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蠡湖

《过蠡湖》

时间: 2025-05-06 11:58:58

诗句

东湖烟水浩漫漫,湘浦秋声入夜寒。

风外暗香飘落粉,

月中清影舞离鸾。

多情袁尹频移席,有道乔仙独倚阑。

几度篝帘相对处,无边诗思到吟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1:58:58

原文展示:

东湖烟水浩漫漫,湘浦秋声入夜寒。
风外暗香飘落粉,月中清影舞离鸾。
多情袁尹频移席,有道乔仙独倚阑。
几度篝帘相对处,无边诗思到吟坛。

白话文翻译:

东湖的烟雾和水面辽阔而迷茫,湘江边的秋声在夜里显得格外寒冷。
风中隐约飘散着花香,月光下清晰的影子仿佛在舞蹈。
多情的袁尹频繁地变换席位,而有道的乔仙则独自倚靠在栏杆上。
几度在灯光下相对而坐,无尽的诗情涌入吟咏的殿堂。

注释:

  • 东湖:指的是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是一处风景名胜区。
  • 湘浦:指湘江的岸边,湘江是流经湖南的主要河流。
  • 袁尹:古时官职,指有情义的人,这里可能指代某位文人。
  • 乔仙:指道教中的高人或仙人,象征着超然脱俗的境界。
  • 篝帘:用来遮挡灯光的帘子,营造出一种私密的氛围。
  • 吟坛:指吟诗作对的地方或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牟融,唐代诗人,因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而著称,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描写作者在东湖边的夜晚,感受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交融的场景,反映出诗人对友情、自然和诗歌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过蠡湖》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情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全诗通过描绘东湖的烟水、湘江的秋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寒冷的夜晚气氛。诗句中的“风外暗香飘落粉”和“月中清影舞离鸾”展现了作者对夜晚美景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自然清幽的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接下来,诗人提到袁尹和乔仙,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也暗示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袁尹的多情与乔仙的独倚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诗思如潮,源源不断。

整首诗在意境上构建了一个既清新又充满思索的氛围,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反思,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描写东湖的辽阔与烟水缥缈,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 第二句通过湘江的秋声,渲染出夜晚的寒冷和寂静。
    • 第三句的“暗香”和“清影”则表现了自然的芬芳与月光的优雅,传递了一种美丽的感受。
    • 第四句提到的袁尹与乔仙,代表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的对比。
    • 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无尽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中清影舞离鸾”,用舞蹈比喻月光下的景象,增添了诗的动感。
    • 对仗:如“多情袁尹”和“有道乔仙”,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对人情世态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怀。

意象分析:

  • 湖水:象征着宽广与宁静,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秋声:代表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暗示诗人对时光的感慨。
  • 香与影:象征美好与幻影,表现诗人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过蠡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牟融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乔仙”代表什么?

    • A. 文人
    • B. 道教高人
    • C. 自然景观
  3. “无边诗思到吟坛”中的“吟坛”指的是什么?

    • A. 诗歌创作的地方
    • B. 诗词收藏的地方
    • C. 诗人的故乡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过蠡湖》同样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情怀,而后者则在自然景观中融入了更多的人际关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词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选四) 漫感 病梅馆记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匡山新霁图 震泽烟树图 败荷鹡鸰图 观瀑图 无题 题画廿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生 外翁 江翻海倒 折文旁的字 叩角商歌 肀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鬼哭狼嚎 寡爱 积土成山 犀燃烛照 太阴 包含贶的词语有哪些 龍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日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