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1:53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作者:孟浩然 〔唐代〕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闻一作听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夜晚的山中渐渐暗了下来,我听到猿猴的哀鸣,沧江在夜里急速流淌。有人说我听到的是风声,吹动了两岸的树叶;月光照耀着一只孤舟。建德并不是我的故乡,但我却怀念在扬州的旧游。只好把两行眼泪,遥寄给海西的朋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阮亭,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这首诗创作于孟浩然在桐庐旅行时,正值夜晚,他在异乡感受到孤独与思乡之情,写下了这首寄托情感的诗。诗中提到的“海西头”,指的是广陵(扬州),是他曾经游玩的地方,表达了对往日游玩的怀念。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以夜晚的山、急流的江、孤舟的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愁苦的氛围。开篇“山暝闻猿愁”,通过猿声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山的昏暗和猿的哀鸣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沉重的情感基调。接着“沧江急夜流”则进一步渲染出夜晚水流的急促,与诗人心情的焦灼相呼应。
“月照一孤舟”描绘出月光下孤舟的画面,象征着孤独与漂泊,诗人似乎在这孤舟上回忆往昔。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描写,带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视觉与情感体验。接下来的两句“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则明确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尽管身处异乡,但对往日的回忆依然清晰如昨,表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
最后的“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以泪水作为情感的载体,表现了思乡之情的浓烈与无奈。整首诗运用了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构建出了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折射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过往的怀念。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往昔游玩的怀念,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沧江”指的是哪条河流?
A. 黄河
B. 长江
C. 湄公河
D. 珠江
“月照一孤舟”中的“孤舟”寓意什么?
A. 一群船只
B. 孤独的心境
C. 航行的快乐
D. 旅行的目的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忘记
B. 怀念
C. 厌恶
D. 疏远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山暝(míng)闻猿愁,沧(cāng)江急夜流。(闻 一作:听)暝:指黄昏。沧江:指桐庐江。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维扬:即扬州。 还将两行泪,遥(yáo)寄海西头。遥寄:远寄。海西头:指扬州。因古扬州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