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9:15
王安石的《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
白下长干何可见,
风尘愁杀庾兰成。
去年今日青松路,
亦自闻蝉第一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感伤的景象:白下长干的美景难以再见,风尘将庾兰的情绪压抑得无以承受。回想起去年今日在青松路上,也曾听见那第一声蝉鸣。
诗中提到的“庾兰”与“青松”都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相关,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昔的怀念。蝉鸣通常被视为夏季的象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王安石(1021-1086),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变法”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以直白、清新见长,具有深厚的社会关怀。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风波与个人生活的沉重期,诗中流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诗人在开头以“白下长干何可见”自问,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紧接着的“风尘愁杀庾兰成”则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困扰,仿佛将诗人的心情压抑得无以承受。最后两句提到“去年今日青松路”,不仅是对往昔的追忆,更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蝉鸣声在此成为时间流转的象征,带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刻的观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庾兰”指代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古代文人雅士
c) 士兵
诗中“蝉第一声”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生命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声音
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a) 愉快
b) 怀念与感伤
c) 忘记
王安石与李白在对自然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王安石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多展现豪情与壮志。两者的诗作都展现了对时间的思考,但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