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8:12
辘轳井上双梧桐,
飞鸟衔花日将没。
深闺女儿莫愁年,
玉指泠泠怨金碧。
石榴裙裾蛱蝶飞,
见人不语颦蛾眉。
青丝素丝红绿丝,
织成锦衾当为谁。
在辘轳井边的双梧桐树下,
飞鸟衔着花朵,夕阳渐渐西沉。
深闺中的女儿,不必为年华流逝而忧愁,
她的玉手轻轻抚摸着,怨恨那金色与碧色。
石榴裙摆随风舞动,蝴蝶在飞翔,
她见到人,却不言语,只微微皱眉。
青丝、素丝、红丝与绿丝,
织成的锦被,究竟是为谁而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的描绘传达了对青春与爱情的感慨。
作者介绍:
常建(约704年-765年),字景仁,唐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反映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正值社会繁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与人物,表达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古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女性形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首联“辘轳井上双梧桐,飞鸟衔花日将没”中,梧桐树与飞鸟的交织,象征着爱情与生命的交融。夕阳的西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使人感到一种不可逆转的悲哀。
接下来的“深闺女儿莫愁年,玉指泠泠怨金碧”则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深闺女子的内心世界。她的美丽与忧愁交织,似乎在感叹青春易逝。“怨金碧”的情感十分复杂,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石榴裙裾与蛱蝶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活泼,但她“见人不语颦蛾眉”的神态又显现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安。最后一句“青丝素丝红绿丝,织成锦衾当为谁”,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的美丽与心思化为织锦,然而这份美好究竟是为谁而织,反映了对爱情与归属的渴望。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邃,展现了常建对青春、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青春、爱情的流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渴望,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辘轳井上双梧桐”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一棵树
B. 美丽的爱情
C. 自然景色
D. 一位女子
“深闺女儿莫愁年”中的“莫愁”意指什么?
A. 不必忧愁
B. 要忧愁
C. 忧愁已久
D. 忧愁是必然的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归属的渴望
C. 对爱情的恐惧
D.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古兴》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常建更侧重于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而李白则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