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0:24
卜算子 秧针
作者: 曹贞吉 〔清代〕
欲制水田衣,难学天衣丝。
倦绣空中乱唾绒,点点杨花弄。
卓影刺波明,补得青莎空。
乞巧穿来定几时,秋老无人共。
想要制作水田的衣服,却难以像天上的丝绸那样轻盈。
疲倦的刺绣在空中显得凌乱,点点杨花飞舞。
清晰的影子在水波上明亮地浮现,修补青色的莎草却是徒劳。
希望能巧妙地穿针引线,不知何时才能完成,秋天来临时却无人相伴。
该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水田衣”和“天衣丝”暗示了农耕文化与自然界的关系,反映了农民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活艰辛。
作者介绍:曹贞吉,清代诗人,生平多以田园诗闻名,善于描绘自然风光与农民生活,作品常流露出对社会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是农业社会,农民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诗人通过日常的劳动和自然现象,映射出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的艰辛与孤独。
《卜算子 秧针》是曹贞吉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农民在耕作过程中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欲制水田衣,难学天衣丝”点明了诗人的主题,表达了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感。接下来的“倦绣空中乱唾绒”则生动地描绘了刺绣的疲惫与无序,仿佛在诉说着一位农妇在劳作中感受到的无奈与疲惫。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尤其是“点点杨花弄”,将自然的美与人的苦恼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最后的“乞巧穿来定几时,秋老无人共”更是充满了感伤,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来临时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问:这份艰辛何时才能有所回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刻体悟,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流露出一种对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欲制水田衣”意指什么?
“乞巧穿来定几时”中的“乞巧”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