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吟风桥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吟风桥》

时间: 2025-05-03 22:06:55

诗句

桥边风月佳,俯仰有余思。

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6:55

原文展示: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吟风桥 张栻 〔宋代〕

桥边风月佳,俯仰有余思。 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

白话文翻译:

桥边的风景和月光都很美好,低头抬头间充满了深思。 不要忘记那种如履薄冰的谨慎心态,才能真正理解吟咏风月的意境。

注释:

  • 风月:指风景和月光。
  • 俯仰:低头和抬头,形容时间的短暂或空间的广阔。
  • 履冰心:比喻谨慎小心的心态。
  • 吟风意:指吟咏风月的意境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为曾氏山园中的吟风桥所作的咏史诗之一。诗中通过桥边的风月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特别是对谨慎和深思的强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桥边风月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而“俯仰有余思”则表达了作者在这美景中的深沉思考。后两句“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强调了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应忘记谨慎和深思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张栻作为理学家的深刻思想和文学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桥边风月佳”:描绘了桥边的美丽景色,风和月都是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象征着美好和宁静。
  • “俯仰有余思”:通过“俯仰”这一动作,表达了作者在美景中的深沉思考,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 “无忘履冰心”:用“履冰”比喻谨慎小心的心态,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应忘记谨慎和深思。
  • “方识吟风意”:指出只有保持谨慎的心态,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吟咏风月的意境和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履冰心”用履冰比喻谨慎小心的心态。
  • 对仗:“俯仰”与“无忘”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应忘记谨慎和深思的重要性。通过桥边的风月景色,作者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风月:象征着美好和宁静,是诗中常见的自然意象。
  • 履冰:比喻谨慎小心的心态,强调了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应忘记谨慎和深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履冰心”比喻什么? A. 谨慎小心的心态 B. 勇敢无畏的心态 C. 悠闲自在的心态 D. 悲观失望的心态

  2. 诗中的“吟风意”指的是什么? A. 吟咏风月的意境和情感 B. 吟咏战争的意境和情感 C. 吟咏爱情的意境和情感 D. 吟咏自然的意境和情感

答案: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强调了读书和思考的重要性。
  • 吕祖谦的《东莱博议》:体现了理学家的深刻思想和文学才华。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题曾氏山园十一咏·吟风桥》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强调了思考和谨慎的重要性,但张栻的诗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色来表达,而朱熹的诗则更多地通过读书来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张栻全集》
  • 《朱熹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倦寻芳 倦寻芳 倦寻芳 岁暮 倦寻芳慢  咏雨 倦寻芳慢 书怀 倦寻芳 寄梅姊 倦寻芳 题吷盦藏大鹤山人词墨 倦寻芳 倦寻芳•题孙正刚岁寒词隐图 倦寻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阶陈 弃家荡产 自胜者强 定省温凊 飠字旁的字 漂漂亮亮 故家子弟 鬼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听诊器 指导性计划 一揽包收 擽捋 包含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