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8:54
倦寻芳 岁暮
作者: 寇梦碧 〔近代〕
雪消腊尾,春入杯心,欢迹重认。饯了残寒,早又试灯期近。燕子衔回钗底梦,梅花红递窗前讯。恣游情,看氤氲十里,翠烟珠粉。甚过眼岁华如扫,万海千桑,都上衰鬓。瓜蔓风来,知是几番花信。匝地霜飞寒骨白,漫天血舞愁眉锦。伫南薰,向深宵,冻弦弹损。
雪融化在腊月的尾声,春天的气息已渗入杯中,欢快的身影再次出现。送走了残留的寒冷,灯笼的试点时节已近。燕子衔着梦回到钗底,梅花红色的讯息从窗前传来。尽情游览,看那十里氤氲,翠烟如珠粉般美丽。岁月如梭,眼前的景象已随风而去,万海千桑的心事,皆已染上白发。瓜蔓随风而来,知道又是几次花信。大地上霜飞,寒气使得骨骼发白,漫天如血的舞动愁眉如锦。停留在南方的暖风中,向着深夜,弹奏着冻损的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寇梦碧,近代女诗人,生于清末,历经民国时期,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她的诗词大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代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岁末春初之际,正值个人与社会的变迁之时,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春天的渴望。
这首诗在意境上将春天的来临与岁月的流逝紧密结合,通过雪融、燕子归来、梅花盛开等自然景象,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而在欢快的表象之下,诗人却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尤其是“岁华如扫”一句,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消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对“愁眉锦”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忧虑与思索,似乎在提醒我们即使春天再美好,生活中依旧会有寒冷与忧愁的存在。
整体而言,诗歌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岁暮之际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例如,“岁华如扫”中的“扫”比喻时间的匆忙,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围绕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希望展开,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欢迹”指的是什么?
A. 欢乐的踪影
B. 悲伤的回忆
C. 秋天的景象
D. 冬天的寒冷
“岁华如扫”中的“扫”是比喻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清扫的动作
C. 春天的到来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倦寻芳 岁暮》,并通过诗歌的解析与讨论引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