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西园登山

《自西园登山》

时间: 2025-04-26 11:25:56

诗句

日光射崖冰雪色,风壑传响松龙吟。

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觉山高几许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5:56

原文展示:

自西园登山 张栻 〔宋代〕 日光射崖冰雪色,风壑传响松龙吟。 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觉山高几许寻。

白话文翻译:

阳光照在山崖上,映出冰雪的色彩,风穿过山谷,传来松树如龙吟般的声音。 我只是欣喜于眼前的美景和耳边的声音,并不觉得山有多高,需要多少步才能到达。

注释:

字词注释:

  • 日光射崖:阳光照射在山崖上。
  • 冰雪色:形容阳光下的山崖如同覆盖着冰雪一样洁白。
  • 风壑传响:风穿过山谷,产生回响。
  • 松龙吟:松树被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形容其声如龙吟。
  • 但忻:只是感到欣喜。
  • 耳目得所遇:指眼前的美景和耳边的声音。
  • 不觉山高几许寻:不觉得山有多高,需要多少步才能到达。

典故解析:

  • 松龙吟:此处用“龙吟”来形容松树的声音,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和尊贵,用以形容松树的声音,增强了其雄浑和壮丽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约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园登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高山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登山时的自然美景。首句“日光射崖冰雪色”以阳光照射下的山崖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明亮而纯净的氛围。次句“风壑传响松龙吟”则通过风声和松声的描写,增强了山间的动感和生命力。后两句“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觉山高几许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高山的超然态度,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日光射崖”和“冰雪色”描绘了阳光下的山崖,形成了一种明亮而纯净的视觉感受。
  • 次句“风壑传响松龙吟”通过风声和松声的描写,增强了山间的动感和生命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欣赏。
  • 后两句“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觉山高几许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高山的超然态度,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松龙吟”用龙吟来形容松树的声音,增强了其雄浑和壮丽的意境。
  • 拟人:“风壑传响”将风穿过山谷的声音拟人化,使其具有了传递信息的能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高山的超然态度,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光射崖:阳光照射下的山崖,形成明亮而纯净的视觉感受。
  • 风壑传响:风穿过山谷的声音,增强了山间的动感和生命力。
  • 松龙吟:松树被风吹动时发出的声音,形容其声如龙吟,增强了其雄浑和壮丽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松龙吟”形容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松树声 C. 龙吟声 D. 鸟鸣声

  2.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高山的什么态度? A. 畏惧 B. 超然 C. 好奇 D. 厌恶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春日》:通过春天的景色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对比:

  • 张栻的《自西园登山》与朱熹的《春日》: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高山的超然态度,而朱熹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张栻诗集》:收录了张栻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张栻诗歌的权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示道光及安大师 开元行 骅骝 杭州修广师法喜堂 金山三首 次韵张德甫奉议 游北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耳刀旁的字 马空冀北 另辟蹊径 退藏于密 鱼箔 提手旁的字 退傅挥金 肉山酒海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时隐时现 东风人面 言字旁的字 涂脂抹粉 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