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4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44:08
梦程雁后,诗思花前,阑岁新饯。
惨绿年华,春盎镜中真面。
立雪苍茫邀鹤守,盘松夭矫款龙儿。
费销凝是临风岸帻,晚笳催遍。
问窈渺骚心谁会,无数峰青,江上人远。
技比雕虫,识字子云同叹。
非色非空风味在,闲云闲雨文章贱。
振天声,好探骊懦弦千变。
在梦中追随着大雁的行程,诗意在花前荡漾,辞旧迎新的时刻。
惨淡的青春岁月,春天的美景在镜中真实显现。
在苍茫的雪地上立着,邀请白鹤守护,松树盘曲如龙。
费尽心思凝聚的情感在风中荡漾,晚笛声催促着时光流逝。
问谁能懂得那渺小而微妙的骚动,青翠的山峰无数,江边人影遥远。
技艺如同雕虫小技,识字的子云也只能同声叹息。
这不是色彩也不是空虚,风情在于其中,闲云闲雨的文章显得卑微。
振奋的声音,真想探寻那变化万千的弦音。
陈匪石,清代诗人,其诗风格独特,常融汇自然景观与人情思绪,善于用清丽的语言描绘内心的感受。
此诗创作于岁寒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的思索。
这首诗通过对寒冬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就以“梦程雁后”引入,展现了一种追寻与思索的情绪,似乎在追忆过往的岁月。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惨绿年华”、“立雪苍茫”,不仅描绘了寒冬的景象,更隐喻着青春的短暂与凋零。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岁月的叹息愈发明显,尤其是“无数峰青,江上人远”,在辽阔的自然背景下,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诗中也加入了对艺术创作的反思,“技比雕虫,识字子云同叹”,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谦虚与自省,同时也对当时文人之间的交流与共鸣表达了一种渴望。最后,诗人用“闲云闲雨文章贱”反映出对文人生活的淡泊态度,强调了内心情感与自然风景的相互交融。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探讨了青春的易逝与艺术创作的追求,呈现出一种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阑岁新饯”中的“阑”指的是什么?
A. 末尾
B. 开始
C. 中间
D. 随意
“技比雕虫”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自满
B. 自谦
C. 自信
D. 自豪
诗中“晚笳催遍”意指什么?
A. 傍晚的快乐
B. 时光的流逝
C. 音乐的美好
D. 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