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9:53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落第的朋友槐广的慰问与祝福。落第后,常常感到屈辱,但年轻时心境依然轻松。拜访亲人后,返回海边,似乎像舅舅一样得到了诗名。傍晚时分告别青山,远远寻找芳草。期待未来不再遥远,寒露已湿润了芜城。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歌清新自然,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此诗作于韦应物与槐广的友谊深厚之时,槐广落第归家,表达对朋友的关心与鼓励,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科举制度的期望与失落。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落第书生的心境与情感。诗人在开头指出落第后的屈辱感,然而在年轻的心态下,仍能保持轻松。这种对比突显了年轻人面对挫折时的乐观态度。接着,诗人描写了拜访亲人后返回故乡的情景,暗示了家庭和亲情在困境中的重要性。告别青山,寻找芳草,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向往逐渐浮现,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以“寒露湿芜城”结束,既有对秋天的描绘,也隐含着对城市繁华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面对挫折仍要保持乐观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人性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选择题:诗中“少年心独轻”表达了什么?
A. 对科举的厌倦
B. 年轻人的乐观态度
C. 对家庭的依赖
D. 对青山的怀念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寒露湿芜城”中的“寒露”象征着____。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落第的同情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对 / 错
韦应物与王维的诗歌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人的关怀,但韦应物更侧重于面对挫折的乐观态度,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