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1:4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48:09
《答崔都水》
作者:韦应物 〔唐代〕
亭亭心中人,迢迢居秦关。
常缄素札去,适枉华章还。
忆在沣郊时,携手望秋山。
久嫌官府劳,初喜罢秩闲。
终年不事业,寝食长慵顽。
不知为时来,名籍挂郎间。
摄衣辞田里,华簪耀颓颜。
卜居又依仁,日夕正追攀。
牧人本无术,命至苟复迁。
离念积岁序,归途眇山川。
郡斋有佳月,园林含清泉。
同心不在宴,樽酒徒盈前。
览君陈迹游,词意俱凄妍。
忽忽已终日,将酬不能宣。
氓税况重叠,公门极熬煎。
责逋甘首免,岁晏当归田。
勿厌守穷辙,慎为名所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心中人的思念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人心中有一个高洁的人,远居在秦关;他常常寄信给她,却得到的回信总是华丽的诗章。回忆起曾在沣水边携手共观秋山的时光,诗人对官府的烦扰感到厌倦,虽然开始时因为辞去官职而感到轻松,但终年却无所事事,日夜昏沉懒惰。诗人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名声与身份却成为了束缚。即使归隐田园,仍旧心系理想,日夜追寻。牧人本没有什么技艺,只是命运使然不得不迁徙;离乡的思念在岁月中日渐沉积,归途的路途遥远又艰难。郡斋中明月高悬,园林中清泉流淌,然而心意却不在宴席之间,只是在酒杯前空对杯中酒。想起昔日朋友的游历,言语之间充满了凄凉的美感。终日匆匆,却无法倾诉心中的情感。面对繁重的赋税与官府的磨难,诗人也只能甘愿面对,待到年末再归田园。希望不要厌烦这样的清贫生活,谨慎地不要被名利所牵绊。
韦应物(737年-791年),字子云,号静斋,唐代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答崔都水》是韦应物在辞去官职后写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心中人深切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在唐代,诗人常常面临政治的波动与个人理想的冲突,韦应物的这首诗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下,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警惕。
《答崔都水》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心中人的深情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人用“亭亭心中人”开篇,直接点明了思念的对象,这种直白而不失优雅的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诗中描绘的意象如“携手望秋山”“郡斋有佳月”,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韦应物对官场的描述则显得格外真实,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薄和对清贫生活的珍视。在“终年不事业,寝食长慵顽”中,诗人透露出对无所事事的厌倦,而在对心中人的思念中,诗人又显得那么渴望与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美,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忆念,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思考。诗人同时警惕自己不要被名利所牵绊,表现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韦应物成功地在读者心中种下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心中人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警惕。诗中流露出的情感真挚而细腻,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府生活的厌倦?
A. 亭亭心中人
B. 久嫌官府劳
C. 忆在沣郊时
D. 摄衣辞田里
诗中提到的“华章”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诗篇
C. 画作
D. 小说
“终年不事业,寝食长慵顽”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喜悦
B. 厌倦
C. 忧伤
D. 兴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