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恭和御制进读唐鉴彻章诗

《恭和御制进读唐鉴彻章诗》

时间: 2025-05-07 18:02:24

诗句

考详往事炳蓍龟,精论微言训戒垂。

度赞元和中兴业,徵开贞观太平基。

览披贤似铜为鉴,顾问谦然木就规。

孤远谀儒叨执卷,白头两和缉熙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2:24

原文展示:

恭和御制进读唐鉴彻章诗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考详往事炳蓍龟,
精论微言训戒垂。
度赞元和中兴业,
徵开贞观太平基。
览披贤似铜为鉴,
顾问谦然木就规。
孤远谀儒叨执卷,
白头两和缉熙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回顾历史,借用蓍草和龟甲的卜筮,精细探讨微言中的训诫和警示。歌颂在元和年间的中兴事业,回忆贞观年间的太平基业。观察贤者的事迹,犹如用铜镜反照自己,谦逊地向他人请教,恪守木规。孤独而远离的谄媚之士,拿着书卷,白发苍苍仍然渴望和谐之诗。

注释:

  • :光明,明亮。
  • 蓍龟:古代占卜用的工具,象征占卜和预测。
  • 微言:细微之言,指深刻的道理或教诲。
  • 元和:唐代元和年间,指唐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 贞观:指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盛世的象征。
  • 铜为鉴:比喻借鉴贤者的事迹;铜镜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像。
  • 木就规:指遵循木制的标准,象征守规矩。
  • 孤远谀儒:孤独而远离的人,泛指谄媚的士人。
  • 缉熙诗:指编纂和谐的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志远,号青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其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历史和个人感悟为题材,善于用典,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敌侵扰的时代,诗人通过回顾唐代盛世,表达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同时警醒后人要珍惜当下,学习贤者的智慧。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恭和御制进读唐鉴彻章诗》是一首典雅而深刻的诗作,回顾了历史的辉煌成就,渗透着对过往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中通过对唐代盛世的描绘,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开篇以“考详往事”引入,给人以历史的纵深感,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光辉岁月的点滴。

诗中多次运用比喻,如“贤似铜为鉴”,巧妙地将历史人物的智慧与当下的生活相结合,鼓励人们以此为鉴,反观自身的行为。刘克庄在诗中展现了谦逊的态度,强调了向贤者请教的重要性,这种谦逊不仅是对历史的敬畏,也是对自我的严格要求。

最后,诗的结尾提及“白头两和”,似乎在传达一种对和谐社会的期盼,带有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的思考。整首诗流畅自然,意蕴深邃,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崇尚和对现实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考详往事炳蓍龟:追溯过去的事情,借助卜筮的工具来揭示其光辉。
  2. 精论微言训戒垂:细致地讨论那些微妙的言语和教诲,警示后人。
  3. 度赞元和中兴业:歌颂元和年间的中兴事业,表达对国家繁荣的赞颂。
  4. 徵开贞观太平基:回忆贞观年间的太平盛世,作为治国的基础。
  5. 览披贤似铜为鉴:观察贤者的智慧,像用铜镜照见自己一样。
  6. 顾问谦然木就规:谦虚地向他人请教,遵循木制的规范。
  7. 孤远谀儒叨执卷:孤独而远离的谄媚者,执卷而求和谐。
  8. 白头两和缉熙诗:白发苍苍的仍渴望和谐与美好的诗篇。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铜为鉴”比喻借鉴贤者的智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多处对仗工整,使语言更具韵律感。
  • 象征:蓍草和龟甲象征着古代智慧与占卜。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唐代盛世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强调了谦逊与学习的重要性,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与过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古代智慧和占卜。
  • :代表长寿与智慧,寓意深邃。
  • 铜镜:象征自省与借鉴,反映出人的智慧。
  • 木规:指代道德规范,象征着坚守原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恭和御制进读唐鉴彻章诗》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杜甫
    • C. 刘克庄
    •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贞观"指的是哪个时期?

    • A. 唐太宗时期
    • B. 宋代时期
    • C. 元代时期
    • D. 明代时期
  3. 诗中“孤远谀儒”中“谀”字的意思是:

    • A. 赞美
    • B. 谄媚
    • C. 询问
    • D. 孤独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同样反映了对繁荣社会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
  • 《静夜思》 by 李白: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体现出个人情感与历史的融合。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可以作比较。两者都关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但刘克庄更强调对贤者智慧的借鉴,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閒居 其三 閒居 其二 閒居 其一 斋中偶题 伯修斋中 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饮北安门 雨中过苏 其二 雨中过苏 其一 赠虞德园兄弟 游虎跑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亅字旁的字 强者反己 三曲 自治旗 皿字底的字 骢马 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狼烟四起 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谠言嘉论 尢字旁的字 茹鱼去蝇 高爵显位 崇山峻岭 龙字旁的字 名士风流 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