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6:11
得雨
曹彦约 〔宋代〕
跼蹐民无地,焦熬岁不天。
雨方宽赵日,数已入汤年。
调饷今方尔,蠲租恐未然。
古来勋业盛,根本讳沉锦。
这首诗描绘了民众因缺乏土地而痛苦不堪,经历了漫长的干旱年头。现在雨水终于降临,阳光也因此变得温和。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好时光,调动赋税的事情依然令人担忧;减免租税的措施恐怕还不够实际。历史上,功业显赫的原因,往往与深厚的基础联系在一起,然而现在却被掩盖在华丽的表象之下。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常关注民生,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曹彦约的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通过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现实。
该诗写于一个多雨而又干旱的年头,正是民众对雨水渴望的时刻。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人们内心的焦虑与期待,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税收政策表示担忧。
《得雨》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干旱与降雨之间的情感波动。开篇以“跼蹐民无地”引入,直接点明了民众因缺乏土地而处于困境的现实,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紧迫感。诗中“焦熬岁不天”则揭示了干旱带来的心理煎熬,情感深沉且真实。
随着雨水的降临,诗人用“雨方宽赵日”描绘了阳光与雨水交替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希望的寄托。然而,诗人并没有满足于表面的美好,而是指出“调饷今方尔,蠲租恐未然”,暗示即使在雨水滋润的日子,民众的负担依然沉重,税收政策的调整并未真正落实。这种对比加深了诗歌的思考深度,表明即便外在环境有所改善,内心的忧虑仍然存在。
最后,诗人提及“古来勋业盛,根本讳沉锦”,意在提醒世人关注根本问题,而非沉迷于表面的繁华。这一观点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也让整首诗的主题更加深刻且富有哲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社会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民众困境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政策的思考,警示人们应关注根本问题,而不是被表象所迷惑。
选择题:诗中“跼蹐民无地”意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调饷今方尔”,意思是___。
判断题:作者认为即使有雨水,民众的生活就会好转。 (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