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4:04
方孚若惠端溪砚
作者: 曹彦约 〔宋代〕
不宜磨墨谩论车,
风字偏坳玉斗斜。
喜有山灵藏旧物,
幻成蟾影照圆沙。
活鸜眼好童谣误,
死马肝真帝语赊。
辜负海深天阔样,
玉堂何似竹篱家。
这首诗写道:不该在这里随意磨墨而胡乱谈论,风字偏偏在斜斜的玉斗上。令人欣喜的是,有山中的灵物藏着古老的物件,仿佛幻化成蟾蜍的影子,映照在圆形的沙上。活着的鸜眼误人童谣,死马肝却可以赊借真理。辜负了那深邃的海洋和广阔的天空,玉堂比起竹篱笆的家园又算什么呢?
曹彦约,生活在宋代,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富有哲理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文学与艺术繁荣的时期,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使得诗歌形式和内容都呈现多样化。诗人在此背景下,受到山水文化和士人情怀的影响,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在谈论磨墨、风字、古物等具体事物,但实际上蕴含了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诗人开篇就以“不宜磨墨谩论车”引出主题,暗示在艺术创作中应当专注而不应随意发言,强调了创作的严肃性与专注力。接下来的描绘中,山灵与旧物的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物象的珍视。
“活鸜眼好童谣误,死马肝真帝语赊。”此句表现了对人类情感与自然法则的矛盾。活鸜眼代表了年轻时的无知与乐趣,而死马肝则是对真理的追求与渴望。诗人在这里探讨了生活的真实与幻象之间的关系,令人深思。
最后的“辜负海深天阔样,玉堂何似竹篱家”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纵然拥有玉堂之美,内心却渴望那份淳朴与宁静,诗人通过对比呈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与情感的表达上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探讨了艺术创作的专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
“不宜磨墨谩论车”中的“谩论”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活鸜眼”象征什么?
“玉堂何似竹篱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可以将曹彦约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强调的是对生活的放纵与豪放,而曹彦约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与自然的和谐。这两者在诗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思想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