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9:11
瑶山直上玉梯横,不用银花散火城。
著柳共看飞絮动,打窗浑作乱蚊声。
路寻鸾鹤天疑近,石壅鲸鲵观易京。
便拟乘风跨沧海,更须新月趁潮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又热闹的元宵节夜晚。诗人首先描绘了瑶山的高耸和玉梯的平行,暗示着高贵与美丽的景象,而不需要用银花点缀这个热闹的城市。接下来,诗人提到与柳树相伴,观看飞舞的柳絮,窗外的声音就像是乱蚊在喧闹。路上追寻着传说中的鸾鹤,仿佛离天越来越近,在石头上看鲸鱼和鲵,观赏着这繁华的京城。最后,诗人想要乘风跨越沧海,更需要新月伴随潮水的涌动。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清新脱俗,融诗意与自然风光于一体,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庆祝活动丰富多彩,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节日欢乐氛围的热爱,同时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韩元吉的《元夕再用韵》展现了诗人对元宵节夜晚的深刻体验与感悟。全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热闹而富有诗意的场景。首句“瑶山直上玉梯横”以瑶山的高耸和玉梯的横贯引入,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象征着节日的崇高和美好。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热闹的节日场景,“不用银花散火城”,表达了诗人对元宵节热闹氛围的陶醉。
在描绘飞絮与窗外喧闹的声音时,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与人声的结合,体现出一种宁静与喧闹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接着,诗人追寻鸾鹤,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石壅鲸鲵观易京”则是对繁华京城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热闹与生命的多样性。
最后一句“便拟乘风跨沧海,更须新月趁潮生”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与希望,表达了对自由与广阔天地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节日的美好与生命的轮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瑶山”象征什么?
诗中“便拟乘风跨沧海”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诗中的“银花”指的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