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

《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4-21 12:17:38

诗句

未冠登华选,高文动汉廷。

持身严榘席,虑世炳丹青。

庶府咨沿革,诸儒风典型。

空嗟廊庙略,不上鼎彝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2:17:38

原文展示:

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

未冠登华选,高文动汉廷。
持身严榘席,虑世炳丹青。
庶府咨沿革,诸儒风典型。
空嗟廊庙略,不上鼎彝铭。

白话文翻译:

未成年时便参加了华丽的选拔,高尚的文才使汉朝的朝廷为之震动。
为人处世严谨而正直,关心社会则像炳耀的丹青一般。
在朝廷中咨询治理和改革,成为众多儒生的风范典型。
只可惜在朝廷的庙堂中略显平淡,无法在鼎彝上留下铭刻的印记。

注释:

  • 未冠:指未成年,古代男子20岁之前称为未冠。
  • 华选:华丽的选拔,指高层次的选拔考试。
  • 高文:高尚的文才。
  • 严榘席:严谨正直的品行。
  • 虑世:关心社会,顾虑世事。
  • 庶府:指朝廷,政府。
  • 咨沿革:咨询治理与改革。
  • 诸儒:指众多的儒生。
  • 廊庙:指朝廷和官场。
  • 鼎彝铭:指在大鼎和器物上镌刻铭文,象征留名青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高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后世的推崇。韩元吉的诗作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事,兼具文人情怀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此诗是为了悼念端明尚书汪公而作,表达了对汪公生前高尚品格和丰厚才华的追思与敬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汪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对国家的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爱戴。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结构,生动地描绘了汪公的生平与成就,表现了诗人对其深切的怀念。首句“未冠登华选”开篇即指汪公的年轻有为,突显出他在未成年时便展露才华,参与到高层次的选拔中,给人以深刻印象。接着“高文动汉廷”则表现了汪公的文才不仅在个人层面上崭露头角,同时也对整个汉朝的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中间的几句,诗人通过“持身严榘席”和“虑世炳丹青”来描绘汪公的品德,前者强调了他品行的严谨与正直,后者则比喻汪公对社会的关怀犹如美丽的丹青,寓意深远。最后两句“空嗟廊庙略,不上鼎彝铭”则流露出诗人对汪公未能在历史上留下铭刻的惋惜之情,表现出对政治庙堂的无奈与对汪公的追慕。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汪公的敬重与哀思,展现了诗人与汪公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同时也反映了对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冠登华选:未成年时参加了高层次的选拔,表现出汪公的才华。
  • 高文动汉廷:他的文才使得汉朝的朝廷为之震动,表现出他在朝中的影响力。
  • 持身严榘席:汪公为人处世严谨,体现出他正直的品行。
  • 虑世炳丹青:关心社会问题,表现出他的责任感和艺术修养。
  • 庶府咨沿革:在朝廷中咨询治理与改革,显示出他的政治才干。
  • 诸儒风典型:成为众多儒生的风范,说明他在士人中的地位和影响。
  • 空嗟廊庙略:感慨在朝堂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成就。
  • 不上鼎彝铭:遗憾的是未能在历史上留下铭刻,意味着对历史的追思和对后世的期盼。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高文”和“严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虑世炳丹青”,将关心社会比作美丽的画卷,生动形象。
  • 情感表达:通过夸张的语气表达对汪公的不舍与怀念。

主题思想

本诗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汪公的追思和敬仰,突出其高尚的人格、卓越的才华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能留下铭刻的惋惜。整体上,诗歌呈现了一种庄重而怀旧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选:象征着才华的展示与选拔的重要性,代表着理想的追求。
  • 高文:代表着个人的崇高理想和追求的文采。
  • 丹青:象征着美好的艺术和社会责任。
  • 廊庙:代表政治与权力的象征,表现出对官场的感慨。
  • 鼎彝铭:象征历史的留存与个人的成就,暗示对历史的渴望与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元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未冠登华选”中的“未冠”指什么?

    • A) 成年
    • B) 未成年
    • C) 高选
    • D) 选拔
  3. 诗中提到“庶府咨沿革”,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参与选拔
    • B) 咨询治理与改革
    • C) 追求理想
    • D) 关心社会

答案

  1. B) 宋代
  2. B) 未成年
  3. B) 咨询治理与改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悼李白》——李贺

诗词对比

  • 韩元吉的《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惋惜,但韩的挽词更侧重于对汪公政治成就的赞美,而王勃的诗则更强调友谊与人生的哲理。两者都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但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编者:某某
  • 《韩元吉诗文集》——编者:某某
  • 《古代诗词鉴赏》——编者:某某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书事,寄秘书窦少监 过张邯郸庄 酬田卿书斋即事见寄 送李琮归灵州觐省 赏春 题僧院引泉 咏雪 寄杜师义 答李频秀才 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壮士歌 王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崇德报功 弄粉调朱 麥字旁的字 科头跣足 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膝行而前 伤财劳众 兼人之勇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禀牍 欢踊 包含澡的词语有哪些 倒八字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