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2: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2:17:38
故端明尚书汪公挽词二首
未冠登华选,高文动汉廷。
持身严榘席,虑世炳丹青。
庶府咨沿革,诸儒风典型。
空嗟廊庙略,不上鼎彝铭。
未成年时便参加了华丽的选拔,高尚的文才使汉朝的朝廷为之震动。
为人处世严谨而正直,关心社会则像炳耀的丹青一般。
在朝廷中咨询治理和改革,成为众多儒生的风范典型。
只可惜在朝廷的庙堂中略显平淡,无法在鼎彝上留下铭刻的印记。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高雅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到后世的推崇。韩元吉的诗作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事,兼具文人情怀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此诗是为了悼念端明尚书汪公而作,表达了对汪公生前高尚品格和丰厚才华的追思与敬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汪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对国家的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爱戴。
这首挽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结构,生动地描绘了汪公的生平与成就,表现了诗人对其深切的怀念。首句“未冠登华选”开篇即指汪公的年轻有为,突显出他在未成年时便展露才华,参与到高层次的选拔中,给人以深刻印象。接着“高文动汉廷”则表现了汪公的文才不仅在个人层面上崭露头角,同时也对整个汉朝的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中间的几句,诗人通过“持身严榘席”和“虑世炳丹青”来描绘汪公的品德,前者强调了他品行的严谨与正直,后者则比喻汪公对社会的关怀犹如美丽的丹青,寓意深远。最后两句“空嗟廊庙略,不上鼎彝铭”则流露出诗人对汪公未能在历史上留下铭刻的惋惜之情,表现出对政治庙堂的无奈与对汪公的追慕。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汪公的敬重与哀思,展现了诗人与汪公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同时也反映了对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汪公的追思和敬仰,突出其高尚的人格、卓越的才华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能留下铭刻的惋惜。整体上,诗歌呈现了一种庄重而怀旧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韩元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未冠登华选”中的“未冠”指什么?
诗中提到“庶府咨沿革”,这句话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及其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