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遗直堂六首 其四

《遗直堂六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1 07:13:40

诗句

种木已如此,高贤有馀思。

赖公酷似舅,其谁羡牢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3:40

原文展示

种木已如此,高贤有馀思。赖公酷似舅,其谁羡牢之。

白话文翻译

这棵树已经长成如此的模样,高尚的贤人依旧有着更多的思考。赖公的样子和我的舅舅很像,有谁会羡慕那牢笼里的生活呢?

注释

  1. 种木已如此:种下的树木已经长成如此,暗指事物的发展或成长。
  2. 高贤:指有品德、有才华的人。
  3. 有馀思:还有更多的思考、想法。
  4. 赖公:指赖建,字公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某位贤人。
  5. 酷似:非常相似。
  6. :舅舅,母亲的兄弟。
  7. 羡牢之:羡慕被囚禁的生活,这里的“牢”可能指的是一种束缚或局限。

典故解析

“高贤”可以理解为古代对贤人的尊重,常用于表达对有才德之人的仰慕。“赖公”在这里可能指代某位历史人物或朋友,表明诗人对其的亲近和认同。整个诗句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涉及自然、人生哲学和友谊,深受当时士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该诗作成于一个相对安静的年代,作者可能通过对比身边的贤人和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思考。

诗歌鉴赏

《遗直堂六首 其四》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蕴含着对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种木已如此”就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成长,诗人在自然的变化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规律。接着提到的“高贤有馀思”,则体现了对贤者的尊敬与向往,说明即使在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后,真正的贤人仍会不断反思与探索,追求更高的境界。

诗中提到的“赖公酷似舅”,则是通过个人生活的细节,表现出诗人与贤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其谁羡牢之”一句,意在质疑世人对物质和名利的追求,实际上却忽视了自由和内心的宁静。这种对比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在潜移默化中传达出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表现出对世俗羁绊的轻视与对自我价值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种木已如此:树木长成,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成长。
  2. 高贤有馀思:高尚的贤人,总有更深的思考与追求。
  3. 赖公酷似舅:通过个人关系引入,表达对朋友的亲近。
  4. 其谁羡牢之:质疑世人对物质生活的羡慕,强调对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种木比喻人生的成长;“牢”比喻对自由的束缚。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反问:最后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增强了诗意的深度与思考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贤人思考和个人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了精神价值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生命的成长与变化。
  2. 高贤:代表理想中的人,具有德才兼备的特质。
  3. :象征束缚与限制,反映社会对个体自由的压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贤”指代什么样的人?

    • A. 普通人
    • B. 德才兼备的人
    • C. 劳动者
  2. “其谁羡牢之”是什么意思?

    • A. 世人都羡慕自由
    • B. 世人都羡慕被囚禁的生活
    • C. 世人都羡慕物质生活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登高》
  2.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豪放与洒脱,而韩元吉则更倾向于内省与沉思。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韩元吉诗歌研究》

以上是针对《遗直堂六首 其四》的详细解析和内容生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赞谁庵殷管辖 沁园春 勉诸门人 沁园春 赠圆庵蒋大师 沁园春 勉中庵执中妙用 沁园春 赠王提点 沁园春 赠损庵人静 沁园春 赠郑松溪 沁园春 赠吴居士丹旨 沁园春·曲径旁蹊 沁园春 赠括苍张希微号几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驱忙 包含棉的词语有哪些 满坐寂然 歺字旁的字 面是心非 釆字旁的字 沿流讨源 包含豆的词语有哪些 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顿开头的成语 包含砌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吐辞 强弩之极 耳热眼跳 功到自然成 見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白日衣绣 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