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58
菩萨蛮(重到云岩戏徐斯远)
辛弃疾
君家玉雪花如屋。
未应山下成三宿。
啼鸟几曾催。
西风犹未来。
山房连石径。
云卧衣裳冷。
倩得李延年。
清歌送上天。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隐居山中的情景。开头提到君家(朋友的家)如同屋顶上的雪花般洁白美丽,暗示着朋友的品德与气质。接着表达了山下的生活宁静而舒适,鸟儿的啼鸣似乎也没有催促自己,而西风依旧未至,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诗中提到的山房和石径,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景象。最后一句提及李延年,寓意着在这样的环境中,清歌可以直上云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爱国诗人。他的词风豪放,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辛弃疾晚年,时值国家动荡,诗人心中充满忧虑和思乡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借山水描写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山居生活场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开头提到的“玉雪花如屋”,以生动的比喻展示了朋友的高洁和雅致,构建出一种理想中的人际关系。接着,诗人通过“啼鸟几曾催”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似乎在告诉读者,时光在这里是缓慢而宁静的,西风未至则象征着时局的安宁。
词的最后提到李延年,意在寄托对美好音乐和诗歌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和对艺术的敬仰。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优美,还透露出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对友情的珍视,彰显了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辛弃疾内心的情感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雪”象征什么?
“啼鸟几曾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李延年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豪放风格相比,李清照的词往往更为细腻、柔婉,表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在表达思念之情上,两位诗人均有深刻的描绘,但辛弃疾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观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