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28
水调歌头(再用韵呈南涧)
辛弃疾
千古老蟾口,云洞插天开。
涨痕当日何事,汹涌到崔嵬。
攫土搏沙儿戏,翠谷苍崖几变,
风雨化人来。
万里须臾耳,野马骤空埃。
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
黄花憔悴风露,野碧涨荒莱。
此会明年谁健,后日犹今视昔,
歌舞只空台。
爱酒陶元亮,无酒正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老蟾蜍的口中,云洞直插天际的景象。涨水的痕迹,昔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如今却波涛汹涌,直抵崔嵬的山巅。攫取泥土、搏击沙子如孩童嬉戏,翠绿的山谷和苍苍的崖壁又经历了多少变迁,风雨化作人来此地游历。纵使万里短暂的瞬间,野马在空中飞驰,扬起尘埃。笑谈之间,回忆起往年如蕉鹿般的梦境,仿佛在画蛇添足。黄花在风露中凋零,野外的碧草也逐渐长满荒野。明年此会谁又能健在,后日再回首仍旧是今昔,歌舞只剩空台。爱酒的陶渊明,若无美酒便只能徘徊。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和军事家。他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抱负,但因屡遭挫折,晚年多以词作抒发情感。其词作品风格豪放,常寓情于景,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正值国势衰弱、个人理想未能实现之际,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水调歌头(再用韵呈南涧)》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千古老蟾口”引入,仿佛在诉说苍老和时间的无情。接着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与人世的沧桑,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宁静与今日的波涛,把自己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个人的渺小与无力。
诗中“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一联,既是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现实孤独的反思。最后的“爱酒陶元亮,无酒正徘徊”,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叠加,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令人思考,引发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蕉鹿梦”象征什么?
A. 忧伤的回忆
B. 美好的梦境
C. 自由的向往
D. 现实的无奈
诗中“攫土搏沙”意在表达什么?
A. 孩童的无忧无虑
B. 自然的变化
C. 人生的无常
D. 对未来的迷茫
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再用韵呈南涧)》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同为“水调歌头”词牌,二者都表达了对时间与人生的感悟,但辛弃疾的作品更显得沉重与无奈,而苏轼则更多地流露出乐观与旷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