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0:47
蝶恋花(用前韵送人行)
作者: 辛弃疾
意态憨生元自好。学画鸦儿,旧日遍他巧。
蜂蝶不禁花引调。西园人去春风少。
春已无情秋又老。谁管闲愁,千里青青草。
今夜倩簪黄菊了。断肠明月霜天晓。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憨态可掬的情感,犹如那画中的乌鸦儿般灵动,曾经的技艺如今无处施展。蜂蝶在花间翩翩起舞,仿佛也无法抑制那春风的柔情。然而,西园里的人早已离去,春风似乎变得稀少,春天已无情,秋天又悄然来临。谁来理会这闲愁,千里之外的青草依旧生机勃勃。今夜,我将黄菊簪在发间,明月照耀下,伴随霜天的清晨,心中满是断肠之感。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深情,常融入个人经历与历史背景。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辛弃疾生活的晚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辛弃疾的《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与秋的交替,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开篇的“意态憨生”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和自然,仿佛让人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蜂蝶不禁花引调”,则通过蜂蝶的舞动,传达出一种对春天生命力的向往。
然而,随着“西园人去春风少”的出现,诗中情感的基调开始转向忧伤,春光已逝,留给人们的只有无尽的惆怅与闲愁。此时,作者以“千里青青草”来表明即使身处陌生的地方,依旧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最后的“断肠明月霜天晓”,则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明月与霜天的意象交织,象征着清冷与孤独,也暗示着内心的苦痛。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辛弃疾深刻的人生智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情感的追忆,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诗词测试:
辛弃疾的《蝶恋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蜂蝶”象征什么?
“春已无情秋又老”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