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徐夏叔

《送徐夏叔》

时间: 2025-05-07 22:46:06

诗句

昔与长君亲,今方识少君。

极知皆造理,何止并能文。

读照湘中雪,吟开岳顶云。

老余才思竭,搔首念离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6:06

原文展示:

送徐夏叔
刘克庄〔宋代〕
昔与长君亲,今方识少君。
极知皆造理,何止并能文。
读照湘中雪,吟开岳顶云。
老余才思竭,搔首念离群。

白话文翻译:

我曾与长辈亲近,现在才认识年轻的你。
你们的才智都在于对道理的了解,何止是能写文章。
我读着湘江的雪景,吟咏着岳山的云彩。
我已年老才思枯竭,搔首思念离群的日子。

注释:

  • :过去,曾经。
  • 长君:长辈,尊称。
  • 少君:年轻人,指徐夏叔。
  • 极知:非常懂得。
  • 造理:理解道理。
  • :照耀,映照。
  • :吟诵,吟唱。
  • 岳顶:指岳山的山顶。
  • 老余:我这个老人。
  • 才思竭:才华和思想都枯竭了。
  • 搔首:挠头,形容思考或烦恼。

典故解析:

  • 湘中雪:指湘江一带的雪景,常用来表现清冷与高洁。
  • 岳顶云:岳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象征着高远和壮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和政治家,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与徐夏叔相识之际,表达了他对年轻人的欣赏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华逝去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徐夏叔》通过刘克庄与年轻人徐夏叔的亲密关系反映了代际之间的智慧传承。首句“昔与长君亲”揭示出诗人与徐夏叔的关系,体现了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和寄托。诗中提到的“极知皆造理”,则强调了对知识的追求和理解的深度,超越了单纯的文采。

从自然景观的描写中,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哲思。最后两句“老余才思竭,搔首念离群”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年老才思枯竭的无奈与对孤独的思考,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情感慨。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既有对年轻人的赞美,也有对自我境况的反思,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与长君亲:回忆与长辈的亲密关系,表现出对传统的尊重。
  2. 今方识少君:现在才认识年轻一代,体现出对新鲜事物的开放态度。
  3. 极知皆造理:强调对道理的深刻理解,表明真正的才智在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4. 何止并能文:不仅仅是文学才能,更重在智慧。
  5. 读照湘中雪:在读湘江雪景时,感受到自然的美。
  6. 吟开岳顶云:吟诵时,岳山的云彩给人以灵感。
  7. 老余才思竭:自我感叹,才思已枯竭。
  8. 搔首念离群:感到孤独,思念与朋友的相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读照湘中雪,吟开岳顶云”,展现了作者的工整和音韵美。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相结合,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年轻人的赞美与期望,同时流露出对自身老去的无奈与孤独,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湘中雪:象征着纯洁和清冷的情感。
  • 岳顶云:代表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君”指的是谁? A. 年轻人
    B. 长辈
    C. 朋友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湘中雪”象征什么? A. 温暖
    B. 清冷
    C. 热情
    答案:B

  3. 诗人在最后一联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送别》 李叔同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望与离别的惆怅,但更侧重于友情的珍贵与惜别的情感。
  • 《送别》: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扫地花 送春,用梦窗古江村韵 扫地花 鸡枞菌 扫地花 阳台梦 阳台梦 阳台梦 阳台梦 春晓 阳台梦 梦梦 阳台梦 纪梦 阳台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奉候 试政 色衰爱弛 父字头的字 衣褐怀宝 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怀柔天下 而字旁的字 鬼开头的成语 郢人斤斧 里室 烹斡 金声玉振 丿字旁的字 通时达务 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