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4:56
临江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
元好问
昨夜半山亭下醉,洼尊今日留题。
放船直到淅江西。
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
世上红尘争白日,山中太古熙熙。
外人初到故应迷。
桃花三百里,浑是武陵溪。
昨夜我在半山亭下饮酒,今天在洼尊上留下题句。
我的船已经驶到淅江西。
天上冰壶般的天气,云彩像锦绣般的树木高低错落。
世间的红尘喧嚣争相与白日争辉,山中却是太古时代的安详熙攘。
外来的人初到这里,确实会感到迷茫。
桃花盛开三百里,仿佛全是武陵溪的美景。
元好问(1190-1257),字仲明,号山人,元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
《临江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是元好问在游历故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山水的热爱。这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醉酒状态下的思绪与情感。开头几句描绘了作者在半山亭下醉酒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放松和惬意。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的淅江西,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营造出一种清幽恬静的氛围。
而“世上红尘争白日,山中太古熙熙”一句,则引发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反思,展现了他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外人初到故乡时的迷茫,恰恰反衬出诗人对故乡的熟悉与热爱。最后提到的“桃花三百里,浑是武陵溪”,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仿佛回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整首诗歌传达了一种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大自然美的赞美,同时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红尘的思考,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洼尊”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酒器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诗歌形式
“桃花三百里”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A. 理想的生活境界
B. 诗人的孤独
C. 友人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白居易
元好问的《临江仙》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均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前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故乡的眷恋,表达了对人世纷扰的思考;后者则通过构建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展现了对远离世俗的向往。
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