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44
秋风摧剥利如刀,漠漠昏烟玩日高。
眼看南山露崖窾,心随东水转波涛。
归期正自凭蓍蔡,生理应须问酒醪。
还有诗书能慰我,不多霜雪上颠毛。
秋风如刀般剥剥作响,浓浓的昏烟笼罩着高悬的太阳。
我眼看南山的崖壁裸露,心随东流的水波起伏荡漾。
归期我只能依靠蓍草占卜,生命的道理也应当询问酒醪。
还有诗书可以安慰我,但不多的霜雪已在我的白发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思考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常常表现对时事的关切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丙申年的八月,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自然的萧瑟和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人生归期的思考与忧虑。
《丙申八月作》是一首充满秋天意象的诗,展现了王安石在自然变化与内心情感之间的深刻联系。首句中的“秋风摧剥利如刀”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冷酷,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化。诗中“漠漠昏烟玩日高”则营造出一种迷蒙、沉重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南山露崖窾”和“东水转波涛”表达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暗示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尤其是“心随东水转波涛”,不仅描绘了水的流动,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人生的漂泊。
后两句中,诗人提到归期和占卜,显示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最后一句“还有诗书能慰我”则传达出一种对文化和精神寄托的渴望,尽管人生中充满了霜雪般的困扰,但诗书仍然是他内心的安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个文人对生命的深切感悟,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及文化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文化的依赖,体现了王安石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情感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风摧剥利如刀”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人如何看待未来的归期?
诗中提到的“蓍蔡”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丙申八月作》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命运的思考,但王安石更侧重于自然变化对内心的影响,而杜甫则通过对兄弟的思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