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2:02
汉庭来见一羊裘,默默俄归旧钓舟。
迹似磻溪应有待,世无西伯可能留。
崎岖冯衍才终废,索寞桓谭道不谋。
勺水果非鱣鲔地,放身沧海亦何求。
汉代的朝廷来访我,我的羊皮衣在身上;
默默地,我又回到了我的旧钓舟。
足迹似乎在磻溪边,应该有所期待,
但世上没有西伯(西周名士)能让我留恋。
冯衍的才华遭遇崎岖,最终也被埋没,
桓谭的道理我未曾谋求,孤独而空虚。
勺子里的食物不是鱣鱼和鲔鱼,
在茫茫大海中,我又能追求些什么呢?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变法思想和散文、诗词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政治生涯中,体现了他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王安石的《严陵祠堂》是一首深具哲理和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汉庭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开头的“汉庭来见一羊裘”,既是对旧日荣光的追忆,也暗含了对生活的反思。诗人将自己从繁华的宫廷生活中抽离,回归到简单的钓舟生活,体现了对物质的淡泊。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引入了历史人物的典故,反映出他对才华与理想的失望。冯衍和桓谭的提及,构成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显示出即使才华横溢,也难以改变命运的悲哀。最后,诗人以“沧海”作为结尾,暗示了无边无际的渺小与孤独,抒发了对生活意义的追问。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溯,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思,展示了王安石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出王安石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安石的《严陵祠堂》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勺水果非鱣鲔地”中的“勺子”指的是什么?
“世无西伯可能留”中提到的西伯象征什么?
答案:1.D 2.B 3.D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都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和对历史的反思,而李白则多以豪放的姿态追求自由与美好。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