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3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5:09
作者: 陈士荣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九皋云净紫烟生,磊落低昂各有情。
忽讶泬寥天万里,乍听清唳月三更。
依依同警商秋露,寂寂还传羽客笙。
此日声闻应更远,漫怜吴市一时倾。
在九皋的天空,云雾缥缈,紫色的烟气升腾,
低矮的山脉与高耸的丘陵,各自有着不同的情趣。
突然惊讶于广阔的天空,一望无际,
偶然听见了三更时分的清晰鸣叫声。
依依的鹤群在清晨的露水中互相警觉,
静静的传来羽客笙声。
今天的鸣叫声应该更远,
我只能怜惜吴市一时的倾倒。
作者介绍: 陈士荣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诗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对鹤这种高洁鸟类的欣赏,反映了清代文人的清高志趣和追求自然的情怀。
《咏鹤 其二》通过对鹤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感悟。诗的开头便以“九皋云净紫烟生”引入,描绘了一个清澈明亮的自然环境,云雾缭绕之间,透露出一种飘渺的神秘感。接着,“磊落低昂各有情”则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多样性,低矮的山丘与高耸的山峰各有其独特的魅力,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突然感受到“泬寥天万里”的广阔,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天空之下,心灵也随之澎湃。三更时分,偶然听到鹤的鸣叫,清脆悦耳,增添了夜的宁静与深邃。此处的“清唳”不仅仅是声响,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远。
最后两句“此日声闻应更远,漫怜吴市一时倾”,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虽然鹤的声音可以传得很远,但在繁华的城市中,却显得有些无奈,反映了诗人对喧嚣世俗的淡漠与超然。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思想的深度,是一首兼具艺术与哲理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皋”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类
B. 山水环境
C. 一座城市
诗中“清唳”最接近于哪个词的意思?
A. 哀鸣
B. 清脆的鸣叫
C. 低沉的声音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繁华生活的追求
B. 对自然与高洁情操的向往
C. 对历史的叹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