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1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19:26
《鹧鸪天》
骤雨生凉,诵天闵惠示新词,快答一阕
银箭流空雨势豪,阵云如马过江皋。
浮生暂得清凉睡,那管明朝米价高。
尘满甑,酒辞瓢,隔墙鹅雁正嗷嘈。
高情未办驱穷赋,懒惰无心作解嘲。
骤然降下的雨带来了凉意,吟诵着天闵惠的诗句,快来回应我一阕。
银色的雨箭在空中飞舞,豪放的雨势如同阵云般奔腾过江岸。
浮生短暂,暂时享受这清凉的睡眠,明天的米价涨不涨又有什么关系呢?
锅里满是尘土,酒杯也不再举起,隔着墙听到鹅雁在叫唤。
高雅的情怀却无法驱走这穷困的赋诗情绪,懒洋洋的无心去做解嘲之作。
"天闵惠"是指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中的一句,表达了高雅的情感与饮酒作诗的愉悦。诗中提到的米价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物价波动的关注。
作者介绍: 刘永济,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局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某个夏天的骤雨之时,诗人借着雨的凉意,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感到生活的艰辛,然而又不愿过于忧虑,选择以诗寄情。
《鹧鸪天》通过描绘骤雨带来的清凉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短暂性和无常的深刻理解。在诗的开头,骤雨的描写充满动感,"银箭流空"不仅描绘了雨的形态,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接着,"浮生暂得清凉睡"则是一种对生活的消极态度,诗人似乎在逃避现实的烦恼,选择在短暂的凉爽中安然入睡。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那管明朝米价高”的方式表现了对物价波动的无所谓,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漠然。最后两句,诗人感到无力去驱散穷困的情绪,表达了对创作的懒惰与无心,似乎陷入了对生活的深思。
整首诗在愁苦与清凉之间游走,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生活的淡然,体现了清代诗人特有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在困境中的淡然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珍视。
诗中“骤雨生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为何提到“明朝米价高”?
“隔墙鹅雁正嗷嘈”中的“鹅雁”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1. B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