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解连环 和片玉韵

《解连环 和片玉韵》

时间: 2025-05-02 13:23:04

诗句

寸笺休托。

诉幽襟忍见,赋情绵邈。

耐书永、闲拂蛛尘,但锦羽梦孤,翠绡绿薄。

似水春阴,总化作、残秋萧索。

对厌厌病枕,闷损镜妆,谁寄灵药。

芳尊自开下若。

带颦蛾酒晕,犹倚栏角。

枉盼断、淮上青山,渺天际黛痕,等闲迷却。

浪迹依然,把柳絮、看成桃萼。

劝清游、半晴半雨,趁花未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3:04

原文展示

解连环 和片玉韵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寸笺休托。诉幽襟忍见,赋情绵邈。
耐书永闲拂蛛尘,但锦羽梦孤,翠绡绿薄。
似水春阴,总化作残秋萧索。
对厌厌病枕,闷损镜妆,谁寄灵药。
芳尊自开下若。带颦蛾酒晕,犹倚栏角。
枉盼断淮上青山,渺天际黛痕,等闲迷却。
浪迹依然,把柳絮看成桃萼。
劝清游半晴半雨,趁花未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在一片空白的纸上写下思念,却又不敢将心中的幽情诉说,仿佛情感绵延无尽,难以自已。尽管在书信中反复抚摸那蛛网般的尘埃,心中却只剩下孤独的梦,像那轻薄的绸缎一样无依无靠。春天的阴影像流水般流逝,最终化作秋天的萧索。面对病重的枕边,妆容因忧愁而失去光彩,谁能寄来解药呢?酒杯自开,愁眉带着酒意,依然倚靠在栏杆的角落。徒然盼望着淮水边的青山,远处的天际朦胧的黛色,竟然让人迷失方向。即使在浪迹天涯的途中,也把柳絮当成桃花的花瓣。劝你在半晴半雨的时节,趁着花未凋落时去游玩。


注释

字词注释:

  • 寸笺:小纸条,指书信。
  • 幽襟:指内心深处的情感。
  • 锦羽梦孤:形容梦境的华美与孤独。
  • 翠绡绿薄:指轻薄的绿色绸缎。
  • 病枕:因病而卧的枕头。
  • 灵药:指能解除心中忧愁的良药。

典故解析:

  • 淮上青山:指的是淮河附近的青山,象征着思乡之情。
  • 柳絮: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才华横溢。他的诗歌多以抒情见长,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解连环 和片玉韵》创作于周之琦的某个静谧时刻,可能是因对友人的思念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而写。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感困境和个体的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女性在孤独和思念中的心境。开头几句通过寸笺的意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幽情难以诉说,给人一种深沉的压抑感。接着,诗人用“锦羽梦孤,翠绡绿薄”形象地展示了梦的虚幻与孤独。诗中多次提到的春与秋的对比,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春天的阴影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秋的萧索,正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对酒的描绘和对青山的幻想,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带颦蛾酒晕,犹倚栏角”,在美酒与愁眉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诗歌最后以“劝清游半晴半雨”收尾,呼唤人们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与快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寸笺休托:写信的纸张虽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 诉幽襟忍见:内心的情感难以向他人表露。
  • 耐书永闲拂蛛尘:宁愿静静书写,拂去岁月的尘埃。
  • 锦羽梦孤:华丽的梦境却是孤独的。
  • 似水春阴:春天的阴暗如流水般轻易流逝。
  • 对厌厌病枕:病重的枕头让人感到厌倦。
  • 谁寄灵药:渴望得到解忧的良药。
  • 芳尊自开下若:酒杯自然开启,如同心情的释放。
  • 枉盼断淮上青山:无奈地期待远方的青山。
  • 浪迹依然:即使漂泊,仍愿意欣赏自然。
  • 劝清游半晴半雨:劝人趁着天气好,享受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独的梦比作锦羽,形象生动。
  • 拟人:将酒杯赋予生命,增加亲切感。
  • 对仗:如“芳尊自开下若,带颦蛾酒晕”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宁静和快乐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寸笺:象征着思念与沟通。
  • 幽襟:内心深处的情感,代表着隐秘与柔情。
  • 锦羽梦:梦境的美好与虚幻,象征着追求与渴望。
  • 青山与柳絮:自然意象,分别代表着思乡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A. 寸笺休托
    B. 似水春阴,总化作残秋萧索
    C. 劝清游半晴半雨

  2. “芳尊自开下若”中的“芳尊”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花瓶
    C. 书信

  3. 诗中提到的“谁寄灵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渴望解忧
    B. 忧伤失落
    C. 快乐无忧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念,探讨了情感的复杂性。相比之下,周之琦的作品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展现了不同的抒情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周之琦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翠楼吟·题贵州兴义蒋秋溪先生《泽畔行吟图》,丁亥1947 翠楼吟 焦山怀古和白石韵 摘得新 题海棠画扇 摘得新 幽思 摘得新 摘得新 侍母 摘得新 自题履错集赠枫橘亭 摘得新 摘得新 其二 十二楼 摘得新 其一 高雨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巛字旁的字 纳头便拜 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阏塞 有触即发 跑青 老公 兴会淋漓 水断陆绝 爪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好色不淫 巧捷万端 号啕大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