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30
《解连环 和路金坡先生感春原韵》 作者: 潘榕 〔清代〕
晓窗明彻。看桃花带雨,柳花抟雪。又暮春三月清明,懒约伴踏青,负他佳节。小病恹恹,最怕听一声声鴂。藉新吟遣闷,旧恨旧愁,旧韵重叠。阳关记曾柳折。有伤心别样,泪溅鹃血。怪此日烟景都非,把香劫频经,艳情徒热。转忆韶年,那往事人前羞说。让莺燕悄啼软语,我偏结舌。
清晨的窗户明亮透彻,看到桃花沾着雨,柳花飘似雪。又到了暮春三月的清明,懒得约伴去踏青,辜负了这个美好的节日。身体微恙,最怕听到那声声的黄莺。借着新作吟诗来排遣心中的烦闷,旧日的怨恨与忧愁在心头重叠。阳关曲中曾有柳折的情景,心中伤感不已,泪水溅在了杜鹃的血上。怪这日子的烟景全然不同,香气掺杂着往日的情感,艳丽却徒然。再回忆那年轻的岁月,往事在他人面前羞于言说。让莺燕轻声细语地啼唱,我却无言以对。
潘榕,清代诗人,以擅长吟咏春花秋月、描绘自然景色见长。其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自身的病痛相对立,产生了对往事的缅怀和对现实的无奈。春天的环境激发了诗人的思绪,但身体的不适让他无法尽兴,情感的交织使得他感到复杂。
《解连环 和路金坡先生感春原韵》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晓窗明彻”,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紧接着描写了桃花与柳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却透露出一种病恹恹的状态,表明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压抑。
诗中“懒约伴踏青,负他佳节”一语,反映了诗人对春游的无奈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借助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因身体的困扰与心中的旧恨旧愁无法尽情享受春日的乐趣。
“阳关记曾柳折”则引用了古典诗词中的典故,增加了诗的文化深度,同时也表达了离别之苦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伤感,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往事的惋惜,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安,折射出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对的无奈与苦楚。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诗中用什么方式来排遣心中的烦闷?
A. 吃东西
B. 喝酒
C. 吟诗
D. 睡觉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A. 忘记
B. 难以启齿
C. 无所谓
D. 快乐
答案:1.C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