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心壁上人还开先寺次青门韵 其二

《送心壁上人还开先寺次青门韵 其二》

时间: 2025-05-03 19:49:21

诗句

两度匡庐过,开先未一游。

飞流喧客梦,清磬隐僧楼。

树密时时雨,山深日日秋。

送师今夜里,遥忆玉潭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9:21

原文展示:

两度匡庐过,开先未一游。
飞流喧客梦,清磬隐僧楼。
树密时时雨,山深日日秋。
送师今夜里,遥忆玉潭幽。

白话文翻译:

我曾两次游览匡庐山,然而对开先寺却未曾造访。溪水奔流,打破了梦中的宁静,寺中的清磬声隐约传来。树木茂密,时常下起细雨,山深处秋意浓厚,日日都在弥漫。今夜送别师父,我遥想起玉潭的幽静。

注释:

  • 匡庐:即匡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而著称。
  • 开先寺:一座寺庙,诗人遗憾未曾游览。
  • 飞流:形容溪水流动迅速,发出喧响。
  • 清磬:寺庙里敲击的磬,发出清脆的声音。
  • :隐约,模糊的意思。
  • 树密时时雨:形容树木茂密,时常有雨水落下。
  • 山深日日秋:山中深处,秋天的气息日益浓重。
  • :指代诗人所送别的老师或朋友。
  • 玉潭:比喻幽静的水潭,象征宁静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至,清代诗人,生于战乱时期,致力于诗歌创作,风格多样,关注自然和人文。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送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未能游览开先寺的遗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深情的送别情感为核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提到“匡庐”和“开先寺”,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未能游历的遗憾。这不仅是对自然山水的渴望,更是对文化和心灵的追求。后面两句通过“飞流喧客梦”和“清磬隐僧楼”描绘出一种恍惚的境界,似乎在梦中又回到了那清幽的山水。最后的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送别师父的同时,怀念起那幽静的玉潭,表现出一种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这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两度匡庐过,开先未一游:表达了诗人对匡庐山的向往,但对开先寺的遗憾。
    2. 飞流喧客梦,清磬隐僧楼:描绘了自然与梦境的交织,清磬声传来的宁静感。
    3. 树密时时雨,山深日日秋:展现自然的美丽与季节的变换,渗透出一种忧伤的情绪。
    4. 送师今夜里,遥忆玉潭幽: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创造出和谐美妙的音韵效果。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游览的遗憾,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匡庐:象征壮丽的自然与文化的交融。
  • 飞流:代表自由与奔放的精神。
  • 清磬:象征宁静与智慧的声音。
  • 玉潭:象征美好、平静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山名是?

    • A. 青山
    • B. 匡庐
    • C. 泰山
    • D. 黄山
  2. “清磬隐僧楼”中“隐”字的意思是?

    • A. 隐藏
    • B. 清晰
    • C. 模糊
    • D. 显露
  3. 诗中提到“送师”,这里的“师”指的是?

    • A. 老师
    • B. 朋友
    • C. 师父
    • D. 艺术家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同样表达送别之情。
  • 《秋夕》 by 杜牧:描绘深秋的思绪。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与本诗的情感基调相似,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而本诗则显得更为细腻和沉郁。

参考资料:

  • 《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唐诗三百首》:优秀唐诗的精选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耒阳作 怀从弟 送二友生归宜阳 怀终南僧 怀巴陵旧游 送崔判官赴归倅 残春连雨中偶作怀故人 送冰禅再往湖中 龙潭作 谢人寄南榴卓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咏 龍字旁的字 自耕农 交讼 鼻梁 樽酒论文 美男破老 千金用兵,百金求间 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咨议 镸字旁的字 横三顺四 秃宝盖的字 靣字旁的字 畏之如虎 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