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落叶吟

《落叶吟》

时间: 2025-05-02 09:35:51

诗句

落叶离本枝,何为复合时?

时晚多飘风,吹我荡西东。

东西非故林,叶叶有悲心。

心悲岁流电,拓落成微贱。

下受泥涂污,高愁霜露寒。

安得邱与壑,零星簇作团。

团团守根株,勿论荣与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5:51

原文展示:

落叶吟
作者: 刘鳜 〔清代〕

落叶离本枝,何为复合时?
时晚多飘风,吹我荡西东。
东西非故林,叶叶有悲心。
心悲岁流电,拓落成微贱。
下受泥涂污,高愁霜露寒。
安得邱与壑,零星簇作团。
团团守根株,勿论荣与枯。


白话文翻译:

落叶从树枝上离开,为什么还要再聚合在一起呢?
时光已晚,风又多,吹得我东荡西摇。
东西两边都不是我熟悉的树林,叶子们都感到悲伤。
心中悲伤如同岁月急流,落叶变得微不足道。
它们沾染了泥土,愁苦地面对霜露的寒冷。
怎能找到山丘和沟壑,让零星的落叶聚成一团?
团团围绕着树根,哪管它们的荣枯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复合时:再次聚合在一起的时机。
  2. 拓落:形容落叶的状态。
  3. 泥涂污:沾染了泥土与污垢。
  4. 高愁霜露寒:高处的落叶忧愁面临霜露的寒冷。
  5. 邱与壑:山丘与沟壑,象征自然景观。
  6. 根株:树根与树干。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落叶的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落叶象征着失去和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鳜,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落叶吟》写于秋冬之际,秋风瑟瑟,落叶纷飞,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因而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诗歌鉴赏:

《落叶吟》是一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与孤独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以“落叶”作为主线,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诗中“落叶离本枝”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还暗示着生命的分离与孤独。诗人通过描绘落叶随风飘荡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悲伤。

“东西非故林,叶叶有悲心”一句中,诗人感受到的是对失去的怀念与对新环境的陌生。在这个过程中,落叶仿佛有了自己的情感,体现了诗人的同情与共鸣。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落叶所承受的泥污与寒冷,进一步加深了对生命苦难的反思。

最后,诗人以“安得邱与壑,零星簇作团”提出了希望,渴望找到一个归宿,使得孤零的落叶能够团聚,重归自然的怀抱。这种对归属的渴望,无疑是诗人内心孤独的体现。整首诗在自然描写中融入人文关怀,既有对生命的感慨,也充满了哲理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与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叶离本枝,何为复合时?

    • 描述落叶从树上飘落,质疑为何要再聚在一起。
  2. 时晚多飘风,吹我荡西东。

    • 形容时间已晚,风多叶飘,感受到无助与迷茫。
  3. 东西非故林,叶叶有悲心。

    • 东西两边不是熟悉的树林,落叶们内心充满悲伤。
  4. 心悲岁流电,拓落成微贱。

    • 心中悲伤如同岁月急流,落叶变得微不足道。
  5. 下受泥涂污,高愁霜露寒。

    • 低处的落叶沾染污泥,高空的落叶忧愁面临寒霜露水。
  6. 安得邱与壑,零星簇作团。

    • 渴望能够聚集在一起,不再孤单。
  7. 团团守根株,勿论荣与枯。

    • 围绕着树根,已不再在意荣枯。

修辞手法:

  • 拟人:落叶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悲伤与孤独。
  • 对仗:如“荣与枯”,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意。
  • 比喻:将落叶比作生命的象征,表达了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落叶的意象,体现了对生命流逝、孤独感和对归属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落叶:失去、孤独、生命的短暂。
  2. 泥土:沾染、污秽、生命的困境。
  3. :无情、变化、时间的流逝。
  4. 霜露:寒冷、艰难、生命的考验。
  5. :归属、团聚、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落叶离开本枝的原因是什么?
    A. 因为风
    B. 因为时间流逝
    C. 因为它们想要聚在一起

  2. 诗中提到的“东西非故林”指的是什么?
    A. 新的树林
    B. 旧的树林
    C. 诗人熟悉的地方

  3. “安得邱与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团聚的渴望
    C. 对生命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描写了秋天的景象与人生的感慨。
  • 《秋夕》 by 杜甫:同样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by 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样探讨孤独与生命的短暂。
  • 《秋思》 by 马致远:以秋天为背景,传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孤独与生命的主题在古诗词中的广泛表现。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刘鳜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3. 《中国古典诗词常识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亭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 汉水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携手河堤上作此诗 薄命佳人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二首 红梅三首 半山亭 渔家傲·赠曹光州 和王胜之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死无二 纳屦踵决 擅事 证知 歠菽饮水 毙结尾的成语 女字旁的字 适于 病字头的字 立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阿香车 大旱望云霓 善文能武 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遮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