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茶陵县门

《题茶陵县门》

时间: 2025-04-27 17:14:47

诗句

茶陵一道好长街,两畔栽柳不栽槐。

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14:47

原文展示:

题茶陵县门
作者: 伊用昌 〔唐代〕

茶陵一道好长街,两畔栽柳不栽槐。
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

白话文翻译:

这条茶陵的长街真不错,两边种满了柳树,而没有种槐树。
夜里不再听到更漏的鼓声,只能听到锤打草鞋的声音。

注释:

  • 茶陵:地名,指茶陵县,位于湖南省。
  • 更漏鼓:古代用于报时的鼓,夜晚打更时会敲击。
  • 锤芒:指用锤子敲打草鞋的动作。
  • 草鞋:用草编织的鞋,常用于农民和劳动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伊用昌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和具体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乡土的热爱及对劳动生活的关注,风格质朴清新。

创作背景:

《题茶陵县门》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身处茶陵县的街道,感受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气息,表达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茶陵县的一条长街,展现了清新宁静的乡村夜景。诗人通过对街道两边植被的描写,以及夜晚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质朴的氛围。柳树的选择,代表了柔美和生机,而不栽槐树则暗示了诗人对乡村特色的独特理解和偏好。槐树在古代常被视为文人气质的象征,但这里的缺失,或许意味着诗人更倾向于自然与平民生活的真实感受。

诗中提到“夜后不闻更漏鼓”,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安详,生活节奏的放缓,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随后“只听锤芒织草鞋”,则承载着劳动的声音,彰显了勤劳与生活的真实。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切体验,也表现了他对劳动者的尊重与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简约而不失深意,富有画面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茶陵一道好长街:直白的描写,展现了街道的长度和美丽。
  2. 两畔栽柳不栽槐:强调街道两旁的植被,柳树的柔美与槐树的缺失,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偏爱。
  3. 夜后不闻更漏鼓:夜晚的宁静,意味着生活的安宁。
  4. 只听锤芒织草鞋:强调劳动的声音,体现出真实的乡村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柳树与槐树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乡村气息的认同。
  • 意象:柳树、草鞋等,营造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 隐喻:更漏鼓象征繁忙的生活,而草鞋则代表劳动与朴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茶陵的长街,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强调了宁静与劳动的价值,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街:象征着悠长的时光与生活的延续。
  • 柳树:柔美与生机的象征,体现自然的温和。
  • 草鞋:代表着劳动者的辛勤与生活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树木有哪些?

    • A. 柳树和槐树
    • B. 柳树和松树
    • C. 槐树和桃树
  2. 夜晚诗人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 A. 更漏鼓
    • B. 锤打草鞋
    • C. 风吹树叶
  3.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宁静的乡村
    • C. 高山流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题茶陵县门》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乡村的宁静与劳动的美,后者则是对国家动荡的思考,体现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生活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选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雪 泛湖 花下小酌 蜻蜓浦 小园独酌 赠西山老人 天华寺前遇县令过避之入寺僧皆昼睡 小市 秋兴 书意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探玩 伐毛换髓 而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三人成虎 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利根 幾字旁的字 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家家户户 蛇食鲸吞 呼马呼牛 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霜凋夏绿 门字框的字 燕开头的成语 以卵敌石 山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