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崔象之携长诗示予且欲以瘿木樽相付作诗谢之

《崔象之携长诗示予且欲以瘿木樽相付作诗谢之》

时间: 2025-05-01 03:48:39

诗句

君家瘿木樽,丑怪不可状。

自非好事者,弃置等盆盎。

作诗一千言,引类何其壮。

且思高世士,遗以资雅尚。

曰予林壑性,受此颇宜当。

我今衰病馀,卷缩就间放。

才非时用宜,兹器正相况。

敢邀高世名,自触讥与谤。

再拜谢佳意,君何授之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8:39

原文展示

君家瘿木樽,丑怪不可状。
自非好事者,弃置等盆盎。
作诗一千言,引类何其壮。
且思高世士,遗以资雅尚。
曰予林壑性,受此颇宜当。
我今衰病馀,卷缩就间放。
才非时用宜,兹器正相况。
敢邀高世名,自触讥与谤。
再拜谢佳意,君何授之妄。

白话文翻译

你家的瘿木樽,丑陋得无法形容。
除了那些好事者,没人会将它视为宝贝。
我写了一千言的诗,想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想想那些高士,留下的雅致之物。
我自认为与山林相契合,接受这个樽是合适的。
如今我已衰老多病,只能在小地方安放。
我的才华并不适合这个时机,而这个器具正好相配。
我敢于追求高名声,反而招来讥讽与谴责。
再次拜谢你的好意,君子为何要将其交给我这样的人?

注释

  1. 瘿木樽:瘿木是一种树木由于病虫害等原因导致的畸形生长,樽是盛酒的器具,形容其丑陋。
  2. 好事者:指喜欢追求奇特物品的人。
  3. 高世士:指那些追求高雅文化的人。
  4. 林壑性:指诗人的性情与自然环境的契合,表达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5. 卷缩:形容身体因病而显得瘦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活跃于南宋初期。他的诗风多情而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常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韩维晚年,正值他身体衰弱、境遇困顿之际,表达了对高雅文化的向往与自身处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瘿木樽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美和雅致的追求与现实的冲突。开篇对瘿木樽的描绘,充满了对丑陋事物的反思,表面上看似在批评,实际上折射出诗人内心对“雅”的渴望。诗中反复提到“高世士”与“雅尚”,表现了诗人对士人理想的追求,但同时又自谦自己的才华与时机,折射出他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反思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表达了对名声与评价的深刻思考。尽管诗人渴望被认同,但对外界的讥讽与谤言的敏感,使得他在追求的过程中倍感压力。全诗在风格上显得沉重而蕴藉,既有对美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对美与丑、名与利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君家瘿木樽:直接指向对象,强调其丑陋。
    • 丑怪不可状:形容其形态之怪异。
    • 自非好事者,弃置等盆盎:非追求奇物的人不会珍视,暗示社会对美的标准。
    • 作诗一千言,引类何其壮:写诗千言,意在塑造气势,表达抱负。
    • 且思高世士,遗以资雅尚:借高士之名进行自我审视,探讨文化传承。
    • 曰予林壑性,受此颇宜当:自我定位,认为与自然相合。
    • 我今衰病馀,卷缩就间放:身体衰弱,形象如同“卷缩”,无奈之感。
    • 才非时用宜,兹器正相况:表达才华与时代的错位感。
    • 敢邀高世名,自触讥与谤:渴望名声却招致非议,体现内心矛盾。
    • 再拜谢佳意,君何授之妄:最终以自谦收尾,反映对他人好意的感激。
  2. 修辞手法

    • 比喻:瘿木樽比喻丑陋与无用,反映社会对艺术的偏见。
    • 对仗:如“高世士”、“雅尚”等,增强诗的节奏感。
    • 反讽:对名声的渴望与现实的讥讽形成强烈对比。
  3.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对美与雅致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通过对瘿木樽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丑陋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瘿木樽:象征丑陋与无用,反映社会对艺术的偏见。
  • 高世士:象征理想与追求,代表高雅文化的理想化形象。
  • 林壑:代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象征诗人的理想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瘿木樽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恶
    C. 无所谓
    D. 崇拜

  2. 诗中提到的“高世士”主要指: A. 追求高雅的人
    B. 贫穷的人
    C. 普通百姓
    D. 不务正业的人

  3. 诗的主要主题是: A. 名利追求
    B. 自然美
    C. 人生无奈与追求
    D. 友情

答案:1.B 2.A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2. 《静夜思》- 李白
  3.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韩维的诗作与李白的《将进酒》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李白在追求豪放与自由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洒脱;而韩维则在追求高雅与名声中,显得更加沉重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宋诗研究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室 雪夜 过修觉山不果登览 花下小酌 雨霁 读杜诗 吴歌 入城至郡圃及诸家园亭游人甚盛 刘道士赠小葫芦 夜闻姑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武不善作 包含圮的词语有哪些 枉费日月 包含嘤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干辅 颜题 巾字旁的字 临危自计 修谒 夷白 包字头的字 黑不溜秋 心驰魏阙 狐裘尨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