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郡斋水阁闲书·亭馆

《郡斋水阁闲书·亭馆》

时间: 2025-07-26 22:09:48

诗句

亭馆翛翛度日,园林寂寂经春。

且遮新笋夸客,莫扫残花闷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09:48

原文展示:

郡斋水阁闲书·亭馆 文同 〔宋代〕

亭馆翛翛度日,园林寂寂经春。 且遮新笋夸客,莫扫残花闷人。

白话文翻译:

在亭馆中悠闲地度过日子,园林中静悄悄地经历着春天。 暂且用新长出的竹笋来向客人炫耀,不要扫去凋落的花朵,以免让人感到郁闷。

注释:

  • 翛翛(xiāo xiāo):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
  • 寂寂:形容安静无声。
  • 新笋:春天新长出的竹笋。
  • 残花:凋落的花朵。
  • 闷人:使人感到郁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郡斋水阁闲书·亭馆》描绘了作者在亭馆中的悠闲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文同任职地方官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在忙碌的官场生活中,他通过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亭馆中的悠闲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首句“亭馆翛翛度日”,通过“翛翛”一词,传达出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次句“园林寂寂经春”,以“寂寂”形容园林的安静,暗示了春天的静谧和生机。后两句“且遮新笋夸客,莫扫残花闷人”,通过对新笋和残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美的珍惜。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亭馆翛翛度日”,通过“翛翛”一词,传达出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次句“园林寂寂经春”,以“寂寂”形容园林的安静,暗示了春天的静谧和生机。
  • 后两句“且遮新笋夸客,莫扫残花闷人”,通过对新笋和残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美的珍惜。

修辞手法:

  • “翛翛”和“寂寂”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作者的生活状态和园林的安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 “且遮新笋夸客,莫扫残花闷人”运用了对仗,使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通过对亭馆生活和园林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亭馆”和“园林”是诗中的主要意象,代表了作者的生活环境和自然景观。
  • “新笋”和“残花”是春天的象征,新笋代表生机,残花代表凋零,两者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翛翛”一词形容的是什么? A. 忙碌 B. 悠闲 C. 悲伤 D. 愤怒

  2. “且遮新笋夸客”中的“新笋”指的是什么? A. 新长出的竹笋 B. 新开的花朵 C. 新绿的叶子 D. 新结的果实

  3. 诗中“莫扫残花闷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凋零的哀伤 B. 对春天的喜悦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闲适的向往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文同的这首诗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但文同的诗更侧重于表达闲适生活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 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相比,文同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其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相关查询

仲夏久雨初霁 呈陈紫微 遗镜 赠王仙柯 阳羡道中 堤上 约茗龙缝泉用山谷谢黄司业寄惠山泉韵 梁溪秋泛 其一 过王学颜新居登七层楼 读书示查生善长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才高运蹇 业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又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瞰瑕伺隙 豕讹 米字旁的字 欢呼雷动 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荒唐无稽 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珍卉 包含虢的词语有哪些 罪辱 韑革 纷若 交疏吐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