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山堂前庭有奇石数种其状皆与物形相类在此久

《山堂前庭有奇石数种其状皆与物形相类在此久》

时间: 2025-04-26 14:46:22

诗句

洗濯形容露,剜挑口眼通。

试教常点检,每夜定飞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22

原文展示: 洗濯形容露,剜挑口眼通。试教常点检,每夜定飞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清洗过的石头形状清晰可见,如同被精心雕琢过的口眼一样生动。如果试着经常检查,会发现它们每夜都会神秘地飞走。

注释:

  • 洗濯:清洗,这里指石头的自然风化或人工清洗。
  • 形容露:形容,指石头的形状;露,显露。
  • 剜挑:雕刻,这里形容石头形状的生动。
  • 口眼通:口眼,比喻石头的孔洞或特征;通,清晰可见。
  • 点检:检查,观察。
  • 飞空:飞走,这里可能指石头的神秘消失或比喻其超凡脱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他在山堂前庭观察奇石时,通过描绘石头的形态和神秘感,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超自然现象的想象。

创作背景: 文同在山堂前庭发现了几种形状奇特的石头,这些石头形态各异,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些自然奇石的欣赏和对它们神秘特性的好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奇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诗中的“洗濯形容露”和“剜挑口眼通”生动地描绘了石头的形态,仿佛这些石头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后两句“试教常点检,每夜定飞空”则赋予了石头一种神秘的色彩,似乎它们拥有自己的生命和意志,每夜都会神秘地消失。这种对自然奇观的赞美和对超自然现象的想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洗濯形容露”:这句诗描绘了石头的形态经过清洗后清晰可见,如同露水洗净后的清新。
  2. “剜挑口眼通”:这句诗形容石头的孔洞或特征如同被精心雕刻,清晰可见。
  3. “试教常点检”:这句诗建议经常观察这些石头,暗示它们有神秘的变化。
  4. “每夜定飞空”:这句诗赋予了石头神秘的特性,似乎它们每夜都会神秘地消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石头的形态比作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增强了石头的生动性和艺术感。
  • 拟人:将石头赋予了神秘的生命和意志,使其具有超自然的特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奇观的赞美和对超自然现象的想象。诗人通过对奇石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洗濯、形容露、剜挑、口眼通、点检、飞空。
  • 详细解释: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奇石的生动画面,通过清洗、雕琢、观察和神秘消失等意象,展现了石头的自然美和神秘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洗濯形容露”描绘了什么? A. 石头的形态清晰可见 B. 石头的颜色鲜艳 C. 石头的质地光滑 D. 石头的重量轻 答案:A

  2. “剜挑口眼通”中的“口眼”指的是什么? A. 石头的孔洞或特征 B. 石头的颜色 C. 石头的形状 D. 石头的质地 答案:A

  3. 诗中的“每夜定飞空”暗示了什么? A. 石头会飞走 B. 石头会消失 C. 石头会发光 D. 石头会变形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文同的其他诗作,如《晚泊岳阳》、《秋夜》等,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可以与苏轼的《石钟山记》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对自然奇石的描绘,但苏轼的作品更多地探讨了石头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风格和主题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背景信息,有助于理解文同诗歌的创作环境和社会意义。

相关查询

鹧鸪天 与袁道冲游石老人村,口占 鹧鸪天 中秋夜机上对月 鹧鸪天 夜读儒林外史感事戏作 鹧鸪天 跕和壁间女子韵 鹧鸪天 其四十九 鹧鸪天 七夕 鹧鸪天 偶欲为词,率成十五字,索解人不得也 鹧鸪天 寄昙影扬州 鹧鸪天 秋日 鹧鸪天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广字头的字 匸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拼写 麥字旁的字 腾尺 骈复 楠溪江 卖俏营奸 工字旁的字 鱼馁肉败 诤人 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锈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元凶首恶 致之度外 淹淹一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