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1:54
壮岁尘埃禄事牵,
老归重到旧林泉。
曾无勋业书青史,
偶向康宁养老年。
自分杜门居陋巷,
敢期序齿预公筵。
更惭形秽才凉薄,
不称图真接钜贤。
在壮年的岁月中,尘世的名利让我牵挂,
老来重归故地,回到那熟悉的山林水泉。
我曾无功名业绩,无法留名青史,
偶尔在康宁中享受晚年生活。
我自认为隐居在简陋的小巷,
怎敢奢望能在公宴上排上座次。
更让我惭愧的是,自己才华平庸,
不敢与通达之士相接。
席汝言,字君谦,号雪窗,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耆英会》写于席汝言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耆英会》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沉浮和对名利的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便直面壮年的尘世纷扰,表现出对权力与名利的牵挂与无奈。接下来的句子则展现了他老年的宁静,回归自然的愿望,这种从喧嚣回归到安静的生活,展现了对世俗的反思与放下。
诗中提到的“曾无勋业书青史”,道出了诗人对自身成就的谦卑与自省。虽然没有留下名声,但他在晚年仍然追求内心的安宁与真实的生活。这种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世界的看重,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个人价值的深刻理解。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惭愧,这种自我批评让人感受到他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与对伟大贤士的敬仰,反映出一位文人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理想的思考。整体而言,《耆英会》是一首蕴含深邃哲理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思索。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人生的反思与对名利的淡泊。诗人通过自我批评与自省,表达出对内心安宁与真实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高尚品德与真正才华的敬仰。
席汝言的《耆英会》与陶渊明的《饮酒》,皆反映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席汝言更强调自我反思与对贤士的敬仰,而陶渊明则在诗中表现出一种更为洒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