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5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59:08
耆英会 其一
作者: 席汝言 〔宋代〕
系国安危唐上宰,
功成身退汉留侯。
二公闲暇开高宴,
九老雍容奉胜流。
共接雅欢恩意洽,
不矜崇贵礼容优。
赏心乐事人间盛,
岂谓今稀古莫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古代贤士的聚会中,感慨国事与个人荣辱。唐朝的宰相在国危之时挺身而出,汉朝的留侯则在功成后选择隐退。两位公爷闲暇时开设盛宴,九位老者则从容自若地享受这盛典。大家欢聚一堂,恩情意浓,丝毫不拘泥于身份贵贱。人间的美好时光和乐事本是非常丰富的,怎能说如今的快乐稀少,古代就没有能够与之比拟的人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席汝言,字子安,号少山,宋代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文风格清新,常以抒怀见长。其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与政治议题,反映出其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创作背景
《耆英会》系列诗作可能是作者在参加某个文人聚会时所作,诗中所描绘的盛宴与高朋满座,反映出当时士人之间的交往与人际关系。同时,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与盛事,也显示了对古代贤士精神的向往。
这首诗在形式上整齐,韵律和谐,内容上则充满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诗人通过对唐宰相与汉留侯的描写,展示了古代政治人物在国家危难时刻所展现的责任感与担当,同时也表现了在功成名就之后的隐退智慧,反映了对权力与名利的深刻思考。接着,诗人引入高雅的宴会与贤士的聚会,表现在人际交往中不论身份地位,皆能共享雅乐,互相尊重的美好情景。最后一句“岂谓今稀古莫俦”更是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肯定,表达出即使在当下,依然能够找到值得珍惜的快乐与友谊。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给诗歌注入了生命力,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例如,“功成身退”与“系国安危”形成对比,强调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于表达对古代贤士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人际关系中真诚友谊的珍视,倡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能找到美好与快乐的共通点。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唐上宰”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世民
B. 韩信
C. 刘邦
D. 杜甫
诗中所描绘的宴会是为了庆祝什么?
A. 国家大典
B. 友谊与欢聚
C. 军事胜利
D. 诗歌比赛
诗中提到的“九老”象征什么?
A. 年轻人
B. 能力者
C. 智者
D. 武士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月下独酌》与《耆英会》都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自我安慰,而后者则强调了群体的欢乐与交流。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能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