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1:44
和徐侍郎书丛筱韵
作者: 蒋涣 〔唐代〕
中禁夕沈沈,幽篁别作林。
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
为重凌霜节,能虚应物心。
年年承雨露,长对紫庭阴。
这首诗描写了黄昏时分的深邃景色,竹林幽静,像是一个独立的森林。竹子的颜色与鸡鸣树相近,竹影投射在深邃的凤池上。诗人赞美了竹子在霜冻中仍然挺立的节操,表现出它的虚心和淡泊。每年都能沐浴在雨露中,长久地与紫色的庭院相对。
作者介绍:蒋涣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社会上士人追求隐逸生活,诗人通过描绘竹子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品格,借以寄托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夕沈沈”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竹林在黄昏的映衬下显得愈加幽静,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接下来的“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描绘了竹林与其他自然元素的和谐,竹子与鸡鸣树的色彩相近,形成了生动的画面。而“影落凤池深”则让人联想到一种高贵的气质,暗示着竹子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具有象征意义。
“为重凌霜节,能虚应物心”是全诗的精髓,诗人通过“凌霜节”来赞美竹子的坚韧与高洁,强调了竹子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品格的精神。最后两句“年年承雨露,长对紫庭阴”则表达了竹子在岁月中积累的沉淀与静谧,与紫庭的阴影形成一个恬静的归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赞美,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追求,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鸡树”指的是哪种树?
A. 鸡鸣树
B. 杨树
C. 柳树
“承雨露”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财运亨通
C. 友谊长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蒋涣的《和徐侍郎书丛筱韵》与王维的《竹里馆》在意象上均以竹子为主,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格的追求,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蒋涣则强调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