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徐侍郎书丛筱韵

《和徐侍郎书丛筱韵》

时间: 2025-05-02 09:31:44

诗句

中禁夕沈沈,幽篁别作林。

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

为重凌霜节,能虚应物心。

年年承雨露,长对紫庭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1:44

原文展示:

和徐侍郎书丛筱韵
作者: 蒋涣 〔唐代〕

中禁夕沈沈,幽篁别作林。
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
为重凌霜节,能虚应物心。
年年承雨露,长对紫庭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黄昏时分的深邃景色,竹林幽静,像是一个独立的森林。竹子的颜色与鸡鸣树相近,竹影投射在深邃的凤池上。诗人赞美了竹子在霜冻中仍然挺立的节操,表现出它的虚心和淡泊。每年都能沐浴在雨露中,长久地与紫色的庭院相对。

注释:

  • 中禁:指皇宫的中间禁地,此处用来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 沈沈:形容景色的昏暗、沉重。
  • 幽篁:指幽静的竹林。
  • 鸡树:指鸡鸣树,一种树木,常与竹子相伴。
  • 凤池:传说中凤鸟栖息的水池,象征美好与高贵。
  • 凌霜节:指竹子在霜冻中依然挺拔的节操。
  • 应物心:表现竹子的心态,能够对外界的事物保持一种虚心的态度。
  • 紫庭阴:紫色的庭院,象征高雅和宁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涣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社会上士人追求隐逸生活,诗人通过描绘竹子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品格,借以寄托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夕沈沈”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竹林在黄昏的映衬下显得愈加幽静,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接下来的“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描绘了竹林与其他自然元素的和谐,竹子与鸡鸣树的色彩相近,形成了生动的画面。而“影落凤池深”则让人联想到一种高贵的气质,暗示着竹子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具有象征意义。

“为重凌霜节,能虚应物心”是全诗的精髓,诗人通过“凌霜节”来赞美竹子的坚韧与高洁,强调了竹子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品格的精神。最后两句“年年承雨露,长对紫庭阴”则表达了竹子在岁月中积累的沉淀与静谧,与紫庭的阴影形成一个恬静的归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中禁夕沈沈”:描绘夕阳西下,光线昏暗的场景。
    • “幽篁别作林”:幽静的竹子形成了独特的林子。
    • “色连鸡树近”:竹子的颜色与鸡鸣树相近,形成和谐的自然景观。
    • “影落凤池深”:竹影深深地落在凤池上,增添了景色的深度。
    • “为重凌霜节”:强调竹子在霜冻中依然坚韧的节操。
    • “能虚应物心”:竹子心态虚怀若谷,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万物。
    • “年年承雨露”:每年都能接受雨露滋润,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长对紫庭阴”:长久地与紫色庭院的阴影为伴,体现了宁静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竹子被比作高洁的象征,表现出一种理想的品格。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赞美,以及对高洁人格的追求,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中禁:象征着隐秘与宁静的环境。
  • 幽篁:代表高洁与坚韧的品格。
  • 凤池:象征着美好与高贵。
  • 霜节: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鸡树”指的是哪种树? A. 鸡鸣树
    B. 杨树
    C. 柳树

  2. “承雨露”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财运亨通
    C. 友谊长存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
  • 赵嘏《江南春》

诗词对比: 蒋涣的《和徐侍郎书丛筱韵》与王维的《竹里馆》在意象上均以竹子为主,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格的追求,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蒋涣则强调了竹子的坚韧与高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季弟韵二十首 送舶使王监丞 湘江一首 大梁老人行 五和 送方蒙仲赴辟江图分韵得既字 寒食清明十首 其十 杂咏一百首·季主 题戴贡士诗卷 腊月十日至外祖尚书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君子固穷 博观约取 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勤能补拙 一头 立刀旁的字 百下百全 汗马勋劳 宁耐 渊意 偏师 巾帼奇才 私字儿的字 包含薮的词语有哪些 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