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4:19
灼见祸机宁有死,
剖心立敌肯忘言。
向来逆料无遗恨,
彻底孤忠抱至冤。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深刻洞察,即使面临死亡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念;他剖析内心,勇敢面对敌人,不愿意说出心中的秘密。过去的逆境并没有留下遗憾,作者以彻底的忠诚心来承受这份冤屈。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忠诚与背叛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在艰难境遇中坚持信念的情感。历史上许多忠臣在逆境中被冤屈,诗中表达的感情与这些历史人物的遭遇相呼应。
张元干,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精炼的诗风和深刻的意境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历史背景复杂,政治动荡,忠诚与背叛的主题在此时尤为突出。诗人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状况的影响,表达了对忠诚的坚持和对冤屈的无奈。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冤屈的深思。前两句通过“灼见”和“剖心”显示出诗人对祸机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他面对敌人时的坚定。后两句则表达了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抱怨的态度,体现出诗人对忠诚的执着追求。
诗中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信念的坚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孤独的英雄主义,诗人不愿放弃自己的信念,即使面对冤屈也要保持忠诚。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代表了士人的理想与追求,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映。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诚的坚持和对冤屈的承受。作者通过对内心的剖析,展示了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愿放弃信念的决心,反映出士人对忠义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灼见”一词的意思是?
A. 看见
B. 清楚地看到
C. 观察
填空题:诗人的忠诚被形容为_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敌人的无限怨恨。(对/错)
这两首作品都与张元干的《上平江陈侍郎十绝》在忠诚与遭遇困境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表达与诗风上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