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澄心亭颂

《澄心亭颂》

时间: 2025-05-03 22:11:40

诗句

菩萨清凉月,游於毕究空。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著底。

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

即浑即澄彻,个是涅盘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1:40

原文展示:

澄心亭颂
作者:黄庭坚 〔宋代〕

菩萨清凉月,游於毕究空。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著底。
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
即浑即澄彻,个是涅盘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菩萨在清凉的月光中游走于无尽的空中,众生的心如水般清净,菩提的影子在水中显现。忍耐地观看内心的尘劳,水波如镜,泥沉底。八风吹动大地,尘劳又会重新升起。觉海的本性是清澈圆满,浪潮时常会显得混浊。事实上,无论是混浊还是清澈,都是通往涅槃之门。

注释:

字词注释:

  • 菩萨:佛教中修行成圣的人,具有慈悲和智慧。
  • 清凉:形容月光清澈、宁静。
  • 毕究空:形容无边无际的空寂。
  • 菩提:指觉悟、智慧。
  • 尘劳:指世俗的烦恼与困扰。
  • 涅盘:佛教用语,指超脱生死轮回的境界。

典故解析:
“菩萨”源于佛教经典,象征着智慧与慈悲。而“涅盘”则是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表示超越生死,获得自由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擅长诗歌和书法,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创作背景:
《澄心亭颂》创作于黄庭坚晚年,他在诗中通过对心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他对内心宁静与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澄心亭颂》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诗中使用了“菩萨清凉月”这样的意象,展现了月光的清澈与宁静,暗示着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而“众生心水净”则强调了修行与内心净化的重要性,表现了对心灵安宁的渴望。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提到“波澄泥著底”,通过观察内心的尘劳,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的纷扰时应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宁静。即使“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生活的烦恼仍会反复出现,但通过觉悟的心态,可以超越这些表面的波动。

整首诗以“觉海性澄圆”作为情感的高峰,强调了内心的本质是清澈和圆满的,混沌与清澈并存,二者都是通往涅槃的途径。诗人在表达哲理的同时,语言优美,意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菩萨清凉月,游於毕究空。
    诗人描绘了菩萨在清凉的月光下,悠游于无尽的空中,象征着一种超脱的境界。

  2.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众生的内心如清水般纯净,菩提的影子映现于此,表明心灵的觉悟与明了。

  3.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著底。
    忍耐地观察内心隐藏的烦恼,水波清澈,泥沉底,暗示内心的清净和烦恼的消散。

  4. 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即使外界的八风再如何肆虐,尘劳仍会再次出现,反映了生活的无常。

  5.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
    觉悟的本性是清澈和圆满的,然而浪潮时而会显得浑浊,表明内心的波动。

  6. 即浑即澄彻,个是涅盘门。
    无论是混浊还是清澈,都是通往涅槃的门,最终达成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波澄泥著底”形象地比喻内心的宁静和烦恼的消散。
  • 对仗:如“即浑即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内心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强调心灵的清净与觉悟,提醒人们在世俗纷扰中保持宁静,最终实现内心的涅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菩萨:象征智慧与慈悲。
  • :代表宁静与清晰。
  • :象征内心的清净与流动。
  • 波浪:比喻生活的起伏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澄心亭颂》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黄庭坚
    C. 苏轼

  2. 诗中的“菩萨”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慈悲
    C. 权力

  3. 诗中提到的“涅盘”指什么?
    A. 一种食物
    B. 超脱生死的境界
    C. 一座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苏轼:两位诗人在风格上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黄庭坚更偏向于哲理的探讨,而苏轼则多表现出洒脱与人生的感悟。两者在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追求上有着共同的主题,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黄庭坚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

相关查询

菩萨蛮 秋夜 菩萨蛮 初秋 菩萨蛮 小窗前梅花一树正开,为风雨狼籍,作此志悼 菩萨蛮 春日 后庭花破子 夜思 浣溪沙·初夏 柳梢青 卖花声 鬓云松令 念奴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僩轻 丝绣平原 走骤 三撇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微察秋毫 治产 包含酌的成语 大行不顾细谨 花生子 诚至金开 明耻教战 尊酒论文 金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