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1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11:34
送费茂和二首 其二
作者: 周紫芝
前贤零落谩知名,
后辈何由识老成。
谁遣斯民俱卧辙,
因知循吏本无声。
眼前公事何时了,
月下清樽且复倾。
想得新栽池上柳,
送君归棹亦多情。
前辈的贤人如同落叶般渐渐被人遗忘,
后辈又如何能识得他们的深厚成就呢?
是谁让百姓都沉睡在铁轨上,
原来那些循良的官员并没有发出声音。
眼前的公事何时才能结束,
在月下的清酒中我独自倾斟。
想起新栽的池边柳树,
送你归舟时也感慨万千。
作者介绍:周紫芝(1096年-1165年),字德辉,号紫芝,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周紫芝以诗名著称,作品多为抒情咏志,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之际,诗人通过对前辈贤士的追忆与对当下社会的感慨,表达了对政治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以送别费茂为题,表面上是送别之词,实际上深入探讨了社会的根本问题。诗人通过对前贤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首联“前贤零落谩知名”,开篇即以感伤的语调指出,许多曾经的贤士如今已被世人遗忘,令人忧心。接着,诗人用“后辈何由识老成”反问,显示出对年轻一代缺乏识人之慧的失望。
中间两句则通过“谁遣斯民俱卧辙”来描绘社会的困境,暗指政治官员的无能与百姓的苦难。诗人在此处表现出对循吏无声的失望,似乎在指责那些有责任的人未能发声,任由社会不断沉沦。最后两句则带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在月下清酒中沉思,既是对个人生活的享受,也透露出对未来的迷惘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兼具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构成了对人生、历史与社会的多重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追思与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忧虑,最终寄托在送别的情感之上,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前贤零落”的意思是:
A. 前辈的智慧被传承
B. 前辈被世人遗忘
C. 前辈受到尊重
答案: B
“循吏本无声”的隐含意义是:
A. 循良的官吏在做事
B. 循良的官吏未能发声
C. 循良的官吏受到重视
答案: B
诗中“月下清樽”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送费茂和二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