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峡上孤村

《峡上孤村》

时间: 2025-05-06 02:09:53

诗句

岂不忧岑寂,所居地独尊。

万山云作伴,一水月当门。

崖古蛟龙伏,潮平烟雨昏。

春归成底事,惆怅柳梢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9:53

原文展示:

岂不忧岑寂,所居地独尊。
万山云作伴,一水月当门。
崖古蛟龙伏,潮平烟雨昏。
春归成底事,惆怅柳梢痕。

白话文翻译:

难道不忧虑这份寂静吗?我所居住的地方独具尊贵。
万山与云朵作伴,一条河流映着月光在门前。
悬崖上的古老蛟龙静伏,潮水平静,烟雨朦胧。
春天归来又有什么意义,只有惆怅留在柳梢的痕迹。

注释:

  • 岂不忧岑寂:岂(难道),忧(忧虑),岑寂(寂静的样子)。这里表达了对孤独和寂静生活的忧虑。
  • 所居地独尊:所居(所居住的地方),独尊(独特而尊贵)。指诗人所居的环境的特殊性。
  • 万山云作伴:万山(千山万岭),云作伴(云彩伴随)。描绘出一种山水相依的美景。
  • 一水月当门:一水(河流),月当门(明月照在门前)。暗示宁静的夜晚,水面映月。
  • 崖古蛟龙伏:崖(悬崖),古蛟龙(传说中的龙,寓意古老和神秘)。这里象征着沉寂的力量。
  • 潮平烟雨昏:潮平(潮水平静),烟雨(细雨迷蒙)。描绘出一种朦胧的景象。
  • 春归成底事:春归(春天回归),成底事(有什么意义)。表明对春天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
  • 惆怅柳梢痕:惆怅(伤感),柳梢(柳树的枝条),痕(痕迹)。表达了对春天过后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炯(1861-1930),字子文,号惭愧,江苏无锡人。近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徐炯通过描绘孤村的宁静与自然,表达了对传统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现代生活的忧虑。

诗歌鉴赏:

《峡上孤村》透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即以“岂不忧岑寂”引出主题,表现出对孤独的忧虑。诗人所居的“独尊”之地,既是一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孤立,展现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的“万山云作伴,一水月当门”,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出孤村的优美环境,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意境。

“崖古蛟龙伏,潮平烟雨昏”,则通过神秘的形象和朦胧的气氛,增强了整个画面的沉静感。蛟龙的伏卧,仿佛象征着一种深藏不露的力量,而“潮平烟雨”的意象则为诗句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诗意。最后两句“春归成底事,惆怅柳梢痕”,表达了对春天归来的无奈与对过去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情绪。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对春天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徐炯以其独特的视角,塑造了一个令人神往又充满惆怅的孤村形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对“忧岑寂”的思考设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细腻感受。
  • 第二联则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展示了孤村的独特魅力,为全诗增添了层次感。
  • 第三联运用古老的蛟龙形象,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
  • 最后两句揭示了春天的到来与内心的惆怅,形成了诗歌的情感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蛟龙伏”赋予自然以生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 对仗:如“万山云作伴,一水月当门”,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村的自然景象为依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惆怅,主题深邃而感人。

意象分析:

  • 孤村:象征孤独和宁静,体现了人对自然与自我内心的探寻。
  • 万山与云:代表了自然的雄伟与变化,构成了诗中优美的背景。
  • 一水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 蛟龙:古老而神秘的生物,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与无常。
  • 春与柳:春天的归来与柳树的痕迹,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对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徐炯的字是什么? A. 子文
    B. 惭愧
    C. 以上都对

  2. “万山云作伴”中的“云”主要指什么?
    A. 雨云
    B. 照明
    C. 自然景象

  3. “春归成底事”中“底事”的意思是?
    A. 什么意义
    B. 很重要
    C. 无所谓

答案

  1.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徐炯的《峡上孤村》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表现孤独与自然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王维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水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人内心的和谐;而徐炯则通过孤村的描写,表达了对孤独的忧虑与对春天的渴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值得深入比较与探讨。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徐炯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峡上孤村》这首诗的深意及其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定风波令 前题 和竹坡韵 定风波慢 定风波·小□香来醉梦中 定风波 乐山大佛歌 定风波 定风波 其三 定风波 怀颍川刘公㦷,记与茂之、公㦷小饮红桥,几一年矣,故有此作 定风波 定风波 定风波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蓝图 丢丁 食字旁的字 避年 赤字旁的字 白雪皑皑 包含醋的成语 去天尺五 虎字头的字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龍字旁的字 白骨再肉 侔莫 采字旁的字 严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