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四 配帝舞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四 配帝舞》

时间: 2025-05-02 12:35:18

诗句

帝出于震,苍德于神。

其明在日,其位居春。

劳以定国,功以施人。

言从配祀,近取诸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18

原文展示: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四 配帝舞

庾信 〔南北朝〕

帝出于震,苍德于神。
其明在日,其位居春。
劳以定国,功以施人。
言从配祀,近取诸身。

白话文翻译:

该诗描绘了帝王的崇高地位与德行。帝王的出现在震动中,代表了神灵的威德。光明如同太阳,春天的温暖环绕着他。通过辛勤的努力来稳定国家,将功绩施加于人民。言语与祭祀相应,近在身边的生活也显得重要。

注释:

  • :古代五行中代表雷的方位,象征权威和震慑。
  • 苍德:指的是天帝的德行,象征着仁爱与公正。
  • 言从配祀:意味着言行能够与祭祀相结合,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 近取诸身:意指从自身出发,强调自律和自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581年),字子山,号逸少,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庾信的诗歌以清新典雅、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王朝更迭与社会动荡之际,庾信通过诗歌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帝王德行的赞美。

诗歌鉴赏: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四 配帝舞》作为庾信的作品,展现了他对帝王理想的思考与追求。诗的开头通过“帝出于震”引入,震动与神明的结合,象征着帝王的权威与神圣。接下来,诗人用“其明在日,其位居春”描绘了帝王的光辉与温暖,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息。

而“劳以定国,功以施人”则进一步强调了帝王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体现了对人民的关怀与施恩的高尚情操。最后,“言从配祀,近取诸身”则是一种自省与警醒,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要从自身出发,做到言行一致。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崇高的政治理想和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庾信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与寄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帝出于震:帝王的显赫地位源于其所代表的力量。
    • 苍德于神:神明的德行深厚,象征着宇宙的法则和道德。
    • 其明在日:光辉如同太阳,象征着光明正大。
    • 其位居春:春天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暗示帝王的领导应当充满生机。
    • 劳以定国:通过辛勤工作来稳定国家。
    • 功以施人:将自己的成就回馈于人民。
    • 言从配祀:言行应当与祭祀的精神一致。
    • 近取诸身:自我反省,从自身做起。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帝王的光辉比作太阳,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使诗歌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帝王德行的赞美,揭示了理想政治的核心——以民为本、德治为先。强调领导者的责任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帝”:象征着权威与尊贵,体现了古代对君主的崇拜。
  • “震”:代表力量与威严,暗示顺应自然法则的统治。
  • “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德于神”意指: A. 帝王的权威
    B. 神明的德行
    C. 人民的期待

  2. 诗中“言从配祀”强调了什么? A. 言行一致
    B. 口号响亮
    C. 祭祀重要

  3.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追求个人荣华
    B. 以民为本,德治为先
    C. 追求战争胜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周祀五帝歌》中的其他篇章,均体现了相似的主题。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同样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庾信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与自然的追求,但庾信更侧重于政治理想,王羲之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1. 《庾信集》 - 收录庾信的诗文作品。
  2. 《南北朝诗人研究》 - 详细探讨南北朝时期诗人的风格与影响。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系统阐述古代诗歌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酬田卿书斋即事见寄 送李琮归灵州觐省 赏春 题僧院引泉 咏雪 寄杜师义 答李频秀才 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 和户部侍郎省中晚归 酬礼部李员外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幌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拒之门外 巳字旁的字 肆殴 执筹 屮字旁的字 望尘知敌 天高地厚 通汗 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见诮大方 薪烬火传 寓兵于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