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04
婆娑月里枝,隐约空中露。
拟访嫦娥高处看,一夜心生羽。
仙种落人间,群艳难俦侣。
恼乱骚人有底香,欲赋无奇语。
在月光下,树枝摇曳,露珠隐约可见。
我想去高处拜访嫦娥,心中一夜之间仿佛长出羽翼。
仙界的种子落到人间,然而诸多美丽的花朵却难以成为伴侣。
骚人的心情被扰乱,情有独钟的香气,却又难以写出新奇的诗句。
作者介绍:杨无咎,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月亮的崇拜和对美好事物向往的时期。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思索。
《卜算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下的景象,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中,情感随月光的闪烁而起伏。首句通过“婆娑月里枝”的描写,构建出一种轻盈而灵动的意境。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嫦娥的向往,想要高处一窥月宫的心情,暗示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一夜心生羽”则表现了诗人渴望超脱现实,向往自由的情感。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意识到人间的美丽却难以相伴,抒发了对孤独和无奈的感慨。最后,诗人自嘲“欲赋无奇语”,表达了对创作灵感的枯竭和内心的烦恼。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交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下的景象,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婆娑”一词在诗中形容的是:
A. 月亮
B. 树枝
C. 露珠
D. 风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指:
A. 一位历史人物
B. 月宫的仙女
C. 一种花
D. 诗人自己
诗人感到“欲赋无奇语”的原因是:
A. 灵感丰富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自然的愉悦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卜算子》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月亮的崇敬和由此引发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而后者则更倾向于个人的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