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8:36
《蓦山溪(和徐侍郎木犀)》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蟾宫仙种,几日飘鸳甃。
密叶绣团栾,似翦出佳人翠袖。
叶间金粟,蔌蔌糁枝头,
黄菊嫩,碧莲披,独对秋容瘦。
浓香馥郁,庭户宜熏透。
十里远随风,又何必凭阑细嗅。
明犀一点,暗里为谁通,
秋夜永,月华寒,无寐听残漏。
这首诗的意思是:蟾宫的仙草,经过几日的风吹雨打,几乎要飘落在鸳鸯的凳子上。浓密的叶子像绣成的团花,仿佛是剪裁出的美人翠袖。在树叶间的金色果实,轻轻摇曳在枝头;嫩黄的菊花和碧绿的莲花,独自面对着秋天的瘦削容颜。浓郁的香气,正好透过庭院。十里之外的风中,也随风飘散,那又何必倚着栏杆细细嗅闻呢?明亮的犀牛角灯下,暗暗为谁传递情意?漫长的秋夜,月华寒冷,我辗转难眠,听着残漏声。
杨无咎,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以其清丽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本诗创作于秋季,环境的变化使得诗人产生了独特的感受,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与感慨,传递出一种孤独与清雅的情感。
《蓦山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丰盈的秋天,尤其是金色的果实和鲜艳的花朵,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诗人的情感在自然的描绘中流露出来,尤其在“独对秋容瘦”一句中,表现出对秋天的孤独感受。后面的“明犀一点,暗里为谁通”则带有一丝思念与寻觅的意味,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丰富。
整首诗主题是对秋天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展现了孤独的情感与对爱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蟾宫仙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食物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明犀一点”中的“明犀”指的是什么?
A. 灯光
B. 水
C. 风
答案:1.A 2.B 3.A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杨无咎的作品更加注重对自然的细致描绘,而杜甫则更侧重于情感与思乡的表达。两者的情感基调和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